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程教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商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 (2)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以及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以及以及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从具体材料入手,引导学生总结出货币产生的必然性、货币的本质,实现对货币的科学认识,使学生逐步学会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货币的本质及基本职能 2、难点 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的发行规律 三、教法 问题探究法、分组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拿出几张钞票向学生提问:这是什么?)平时同学们都拿这些钱去做什么呢?(学生发言)钱在经济学中我们称之为货币,同学们想过没有知道我们手中的钱是怎么来的?它到底有什么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板书)揭开货币的面纱神秘 讲授新课: 一、货币的本质 我们知道货币可以买到自己想买的商品,货币为什么能够买到商品呢?看来要揭开货币的这张神秘面纱,我们还得从商品入手。 探究一:什么是商品?(学生讨论) 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什么是商品,现在请同学结合教材四人一个小组分组讨论,看下列“东西”哪些是商品? PPT展示: (1)自然界的空气、阳光、、水,麦肯基里面的食品、医院里的氧气。 (2)小明妈妈将自己种的蔬菜拿到市场上出售,卖掉了1/3,剩下的2/3一部分留作自家用,一部分送给亲戚。 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很多东西,如“阳光”、“空气”、“水”、“食物”等,这些都是我们所需要的,但有些东西,如“空气”、“阳光”,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是免费的,没有人会花钱去卖空气,也就说是它不是劳动创造的,因而不是商品。但是,麦肯基里面的食品、医院里的氧气是通过人们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属于劳动产品,如果有人需要,就得花钱购买才能享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呢?如上面的例子,小明妈妈的蔬菜有卖掉的,有的留作自己用的,有送给亲戚的,这些都是商品吗?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思考。(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 卖掉的蔬菜一定是商品,因为这部分劳动产品用来交换;留作自己用的和送给亲戚的都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没有用于交换,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既然是劳动产品,它就必然消耗了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毫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就是商品的价值。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会什么要购买商品呢?(因为它对我们有用,没用的东西,人们是不会去买的,更专业一点的说它具有使用价值)。由此可见,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这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探究二:商品和货币是“孪生兄弟”吗? 我们经常听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和“货”似乎一对孪生兄弟,真的是这样吗?实际上,货币的出现腰比商品晚得多,它既不是神明创造的,也不像孙悟空拔秧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偶然的物物交换(PPT展示偶然物物交换的案例) 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交换,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是一种偶然的物物交换。物物交换看起来似乎简单、直接、便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交换的物品越来越丰富、交换也越来越频繁,出现了扩大的物物交换,这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这种扩大的物物交换交换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假如我们现在就生活在原始社会,我们在进行物物交换的过程中又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体验一下原始人的交换方式(学生模拟扩大的物物交换的过程,PPT展示图示)。 2.扩大的物物交换 卖历史教材的人喊:“买历史教材的人拿语文来换!”卖语文教材的人喊:“买语文的人拿数学来换!”卖数学教材的人喊:“买数学的人拿物理来换!”卖物理教材的人喊:“买物理的人拿英语来换!” 思考: (1)如果有英语教材的人想买一本历史教科书,他需要经过几个步骤才能换成交换?如果有物理教材的人不需要英语它们的交换还能成功吗? (2)他们这几个人要交换成功,需要什么条件? (3)你能够设想出让更多的人交换成功的方法吗? 要想成功的交换,必须是彼此都需要对方商品,但是在现实生活这是很难实现的。这在客观上就需要找出一种大家都比较普遍乐于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大家都普遍乐于接受的商品去换取自己需要的商品。这种大家都普遍乐于接受的商品变成了一般等价物。这时商品交换就进入了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物物交换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