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病毒的遗传与变异.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第五章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第五章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第五章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病毒的变异;本章内容: 1.病毒的突变 2.病毒的重组 3.影响病毒表型的病毒间相互作用 4.哺乳动物病毒表达载体 ;1.病毒的突变;1.病毒的突变;1.病毒的突变;1.2自发突变; 1.3.诱发突变; 诱变剂类型及机制: 类型: 体外诱变剂:直接对核酸进行化学修饰,不影响核酸复制 体内诱变剂:体内诱变剂,需进行代谢活化,它们可掺入到新复制的核酸中,并在不断的复制过程中诱发突变。 UV辐射 ;诱变剂机制;机制: 体内诱变剂:一组为碱基类似物,一组为插入剂. 碱基类似物在核苷酸复制时按照正常的碱基配对规则结合到核酸中,继而发生异构互变,在随后的复制中导致它们与不同的碱基配对,造成碱基的转换和颠换. 插入剂有疏水表面的扁平分子可插入核酸的相邻而重叠的碱基之间,引起碱基堆积畸变,复制时,碱基增加或缺失,发生移框突变. ;机制 紫外线,可诱发嘧啶二聚体的形成,该二聚体可被光复活酶识别而解聚,该过程是一个易错修复过程,可导致较高的突变频率。紫外线也可造成RNA改变,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1.4. 病毒突变类型;位点突 变;1.4.1位点突变和缺失突变;从引起突变的遗传信息的意义改变来分: 同义突变:没有改变产物氨基酸序列密码子变化. 错义突变:碱基序列-改变-产物氨基酸序列密码子改变. 无义突变:碱基-改变-产物氨基酸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 子,翻译终止,生成该蛋白质的氨基末端片段产物。 ;1.4. 病毒突变类型; 1.4. 病毒突变类型 突变发生的基因调控区分: 组成型突变、启动子上升、下降、抗阻遏、抗反馈五类. 突变带来的表型改变分: 形态突变体:是指造成宿主细胞形态改变的突变体 条件致死突变体:是指在某一条件下具有致死效应而在另一条件下没有致死效应的突变体,例如:温度敏感突变体(ts) 生化突变体: 营养缺陷或抗药物 ; 1.5. 几种动物病毒突变体; 1.5. 几种动物病毒突变体;1.5. 几种动物病毒突变体;1.5. 几种动物病毒突变体;2.病毒的重??;重组;2.1.病毒的重组机制;2.2.病毒的重组类型;2.2.病毒的重组类型;2.2.病毒的重组类型; 2.2.病毒的复活;2.2.病毒的复活;活病毒与灭活病毒之间(交叉复活);2.2.病毒的复活;3.病毒间的相互作用;表型混杂;3.1.表型混杂;+;3.1.表型混杂;;3.2.病毒间的干扰;3.2.病毒间的干扰;3.2.病毒间的干扰; 3.3.缺陷病毒; 3.3.缺陷病毒;3.3.缺陷病毒;3.4互补;3.5增强 ;病毒变异的实际意义 ;4.哺乳动物病毒表达载体;4.1.瞬时表达病毒载体;4.1.瞬时表达病毒载体;4.1.瞬时表达病毒载体;4.1.瞬时表达病毒载体;4.1.瞬时表达病毒载体;4.2. 稳定表达病毒载体;4.2. 稳定表达病毒载体;4.2. 稳定表达病毒载体;4.2. 稳定表达病毒载体; 如何利用病毒突变和重组建立病毒生物学研究的有效方法,如何利用重组病毒构建重要疾病基因治疗载体,是研究病毒遗传和变异的主要目的之一。 在病毒基因功能研究中,经典的互补试验、克隆基因的互补试验及利用突变和重组进行的顺式因子分析、反式因子分析和基因瞬时表达,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一些病毒可以感染动物和人类的特异组织细胞,利用这些病毒构建表达外源基因载体,用于人类一些特殊疾病的基因治疗,这一方面具有诱人的前景。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