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生物冲刺抓手之--科学史
有学生一直有这样的疑问,高考会不会考教材内出现的科学史。从高考命题来看,这部分内容要做一定了解,以备考试,现在把高中生物中出现的一些重要内容整理如下,特别关注一下红字部分。
一、必修一涉及内容
(一)与细胞有关的科学家
1、虎克: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4、维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修正了细胞学说。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
5、欧文顿: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罗伯特森: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7、桑格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为多数人所接受。
(三)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
8、斯帕兰札尼: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9、巴斯德: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10、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11、毕希纳: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12、萨姆纳:1926年,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13、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
14、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5、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16、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通过实验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7、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18、卡尔文及其合作者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经9年左右的研究,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二、必修二涉及内容
(五)遗传方面的科学家
19、孟德尔:奥地利人,遗传学的奠基人。他进行了长达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1866年他发表论文《植物杂交试验》,提出了遗传学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遗传因子学说。
20、约翰逊:丹麦人,植物学家。1909年,他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重新起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21、魏斯曼:德国人,动物学家。他预言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存在减数分裂过程,后来被其他科学家的显微镜观察所证实。
22、萨顿:在研究中发现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分离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23、摩尔根:用果蝇做了大量实验,发现了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人们称之为遗传学的第三定律。他还用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细胞学基础。
24、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道尔顿,第1个发现了色盲症,也是第1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5、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通过实验推想,已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26、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上述“转化因子”为DNA,也就是说DNA才是遗传物质。
27、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七)DNA分子的结构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3 伴性遗传(导学案)-【轻松备课】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同步精品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2).doc
- 2.3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轻松备课】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同步精品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2).doc
- 第一章第1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docx
- 高三生物复习走近细胞专题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
- 高考人教生物专题: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练习题(含答案).doc
- 高三生物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生物的进化专题)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
- 高考人教生物专题练习题:细胞的生命历程含答案.doc
-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培优练习:分子与细胞(有答案).docx
- 东非蝗灾高考考点例析.doc
- 高三第一轮复习必修一生物周测-第1-5章解析版.docx
- 高中生物拿满分的学习方法.doc
- 人教版高三复习生物必修二课件:第7章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 (共43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三复习生物必修二课件:第3章 第1节 噬菌体侵染细菌 (共23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三复习生物必修二课件: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共45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三复习生物必修二课件:第7章 第2节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共35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三复习生物必修二课件:第2章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共39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三复习生物必修二课件:第1章 第一节 假说--演绎 (共15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三复习生物必修二课件: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共60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三复习生物必修二课件:第1章 遗传规律的验证方法专题 (共11张PPT).ppt
最近下载
-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doc
- 手机照片视频误删后的恢复方法.doc VIP
- 一例无法控制大脑的心理咨询案例——以人为中心疗法取向.pdf VIP
- [教你如何制作KTV歌曲VOD歌曲KTV歌曲库.doc VIP
- 照明设计软件:AGI 32二次开发_AGI32数据管理与优化.docx VIP
- 第五届潍坊市职业技能大赛城市管理网格员题库及答案(760题).docx VIP
- 鼻肠管滑脱的应急预案.pptx VIP
- DGT 801系列数字式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装置技术说明书.pdf
-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事业单位考试真题每日一练带答案解析(2021年03月02日).docx VIP
- 农村教师公开选调进城考试模拟试题1(初中地理·附参考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