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登岳阳楼》《阁夜》《旅夜书怀》导学案.docVIP

《蜀相》《登岳阳楼》《阁夜》《旅夜书怀》导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0 《蜀相》《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人物形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蜀相》 自主学习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春天拜谒诸葛武侯祠时所写。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唐王朝仍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功臣。杜甫个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完全落空,流落蜀地,生活穷困。无论国事、家事、个人事,都使诗人陷于苦闷之中。因此,他到成都之后,不再“自比被与契”,而是追慕诸葛亮,并且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便是其中的一篇。 合作探究 1.此诗写诗人在诸葛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有何深意? 2.首联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你能读出什么信息?对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参考此说,说说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这一联中,哪两个字与此诗的境界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4.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你认为准确吗?你最佩服和崇敬诸葛亮的哪一方面? 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试概括本诗的主旨。 登岳阳楼 自主学习 写作背景 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逝世前一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当时杜甫携眷自夔州出峡后,沿江由江陵、公安(今属湖北)一路漂泊,暮冬流寓岳阳(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蕴含着浩然胸怀和沉重痛苦的名篇。 合作探究 1.首联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颔联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景象?试析“坼”“浮”的表达效果。 3.从颔联到颈联,诗歌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颔联写的是洞庭湖的雄奇壮观,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这样写对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阁夜 自主学习 写作背景 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诗人流寓于荒僻的 山城,面对三峡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感慨万千。他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力图在内心超越令人悲伤的现实。诗中虽有悲凉哀伤之情,却也有豪情和超然之意。 合作探究 1.杜甫这首诗感慨万千,说说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 2.首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结合“催”“天涯”“寒”等词语揣摩作者融入的思想感情。 3、此诗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上句写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之三峡夜景。诗人将它们放在一起,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4.尾联有何深刻含义?试作分析。 旅夜书怀 自主学习 写作背景 这是杜诗五律的名篇,历来为人称道。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西川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四月,杜甫的好友、成都府尹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身处孤凄无依之境,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此诗约为途中所作。诗人用阔大无垠的夜景衬托深沉滞重的孤独感,使人感受到诗人生命的激情正如他笔下奔涌的江流一样澎湃难平。 危樯( ) 沙鸥( ) 合作探究 1.综观全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后四句抒了什么样的情? 2.首联描写旅夜处境,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和意境? 3.赏析“垂”“涌”的表达作用。探究颔联的意境与诗人的情感关系是怎样的。 4、颈联立意至为含蓄,试说说其立意。 5.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试分析。 6.请将此诗与《阁夜》对读,分析这两首诗在意境和章法上的不同。 知识链接 (一) 写洞庭湖的佳句 1 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2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3许文化:“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4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二)岳阳楼的名联: 1.上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 下联: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文档评论(0)

137****66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