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 );后睾科(Opisthorchiidae)
支睾属(Clonorchis)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一、病 原
;;2、虫 卵;2、虫 卵;3、尾 蚴 ;4、囊 蚴;二、生活史;二、生活史;;华支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豆螺);;生活史特点:
1.宿主
终宿主:人、猫、犬、猪、鼠等多种食鱼类哺乳动物
第一中间宿主:沼螺、豆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淡水虾
2.成虫寄生部位: 人或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
3.虫卵离体方式: 随胆汁进入消化道经粪便排出
4.外界发育条件: 淡水中。
5.中间宿主Ⅰ淡水螺,3科9种,Ⅱ淡水鱼类或虾 12科47属84种。;6.毛蚴孵化 在螺消化道。
7.幼虫阶段 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
8.感染阶段 囊蚴 囊蚴抵抗力较强
9.感染方式 经口
10.体内移行
11.成虫寿命 20~30年
12.保虫宿主
13.流行广泛 对宿主的选择性不高,饮食习惯。;;三、流行病学
?(一)? 分布
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于亚洲的远东地区,如中国、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我国除西北边远缺水省份如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等无病例报道外,其余省、市、自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以广东、广西、黑龙江、吉林等省份流行较为严重。国内人群感染率为1%~30%。; 卫生部于 2001 年 6 月~ 2004 年底在全国(除台湾、香港、澳门外)进行了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以病原学检查方法在全国 31 个省(区、市)共检查 356 629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 0. 58% ; 流行区(27 省、区、市)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 2.40% , 推算感染华支睾吸虫人数约为 1 249 万。
华支睾吸虫高感染率的省(区)主要在南部的广东、广西和北部的黑龙江、吉林。
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是男性高于女性,华支睾吸虫感染则成人居高,商人和工人居高。
本次在 31 省(市、 区)调查结果显示, 食源性寄生虫病中最有代表性的华支睾吸虫染率比 1990 年第一次全国调查的结果上升了 75% , 其中广东、广西、吉林 3 省(区)分别上升了 182% 、164% 和 630% 。;(二)流行因素
1.传染源
成虫除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广泛寄生于多种家畜及野生的哺乳动物体内,常见的有猫、狗、猪、狐狸、野猫、鼠类等。; 2.中间宿主
华支睾吸虫的宿主特异性??强,因此种群分布的生物限制因素较小。能作为本虫第一中间宿主的淡水螺种类较多而且分布广泛。
在我国已证实的有6属8种,常见的如纹沼螺、长角涵螺和赤豆螺。作为第二中间宿主的淡水鱼在我国有39属68种,几乎所有淡水鱼均可作第二中间宿主。已有资料表明淡水虾能作为第二中间宿主。; 3.易感人群
该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地方性,主要和当地的饮食习惯有关,有生食和半生食鱼虾习惯的地区该病感染率较高。
广东主要通过吃“鱼生”、“鱼生粥”或烫鱼片而感染;
东北地区,特别是朝鲜族居民主要通过生鱼佐酒吃而感染;
北方儿童有从河沟、池塘捉鱼烧吃或烤吃而感染的报导。
如果有抓鱼后不洗手,切过生鱼的刀及砧板切熟食,用盛放生鱼的器皿盛放熟食等生活习惯,也可造成该病的感染。 ;华支睾吸虫感染(吃生鱼片);四、致病作用及病理变化
1.致病作用
1)成虫、虫卵机械刺激和阻塞作用;
2)死亡的虫体及其碎片和虫体代谢产物的刺激。;2.病理变化
1)胆管上皮脱落、增生、炎性细胞渗出、浸润、局限性胆管扩张-胆管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壁增厚—阻塞-胆汁淤滞-并发胆管炎、胆囊炎或胆管肝炎
2)虫卵、死亡的虫体及其碎片,脱落的胆管组织可能成为胆石核心,导致胆汁淤滞性肝硬化。
3)与原发性肝癌,尤其是胆管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华支睾吸虫成虫从肝胆管内取出;;;肝胆管内肝吸虫(切片);五.症状
动物: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消瘦、贫血、水肿、下痢等,重者有黄疸症状。
人:
1)轻者 可无明显症状或有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和肝肿大等;
2)严重者 重度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贫血甚至肝硬化而死亡;
3)儿童感染症状较重者发育不良或侏儒症。
4)一次大量感染 急性发作---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寒战、高热和肝区疼痛,并可出现黄疸、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肝功能障碍等。;肝吸虫病患者;六、诊 断
1.流行病学(生食鱼虾)
2. 临床症状
3. 病原学诊断
1)粪便检查虫卵
粪便直接涂片法,检出率不高;
集卵法
2)十二指肠液或胆汁检查虫卵。
;4.免疫学诊断: ELIS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等。
5.B型超声波与CT检查: B超可见肝内光点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