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的关系.docVIP

叶嘉莹--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的关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的关系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间题,就是心与物的关系。心,指情意;物,指形象。词比较注重比兴,即用一个形象做比喻,传达情意,或者看到一个形象,引起情意感动。但不论比还是兴,都有一个由此及彼的联想过程与感发过程。而诗则不同直接叙写它除了比兴,还有一个重要的作法,那就是赋。赋是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直陈其事”。这并不是说,赋就不需要物对心的感发作用。要写出一首好诗来,必须象《毛诗序》中所说的那样“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怎样去评价一首诗的优劣?许多人常常迷惑不解:人们讲形象思维,是不是有形象就是好诗呢?一首好诗,它的每一个形象都有它的目的与作用,而不是杂乱地堆砌在一起。作者先写出美好的背景,衬映出人物的美好。 “紫藤拂花树,黄鸟度青枝。思君一叹息,苦泪应言垂。” 虞炎这首诗中的每一个形象都很美丽,紫藤、花树、黄鸟、青枝,丰富多彩。但是,这些形象没有一个统一的作用和目的。他用“拂”来描写堤上的柳条、柳絮。藤给人的联想是缠绕,拂字放在它后面就不自然。虞炎这首诗第一句就给人凌乱、堆砌之感,说明作者缺乏内在的感动。第二句“黄鸟度青枝”也不行。度,从这一点到那一点。温庭药《菩萨奋》中曰:“鬓云欲度番腮雪”,形容女子在枕上一转头,长发由腮度过的样子。周邦彦也有一句词:“风格遥度天际”。这些都写得很生动。黄鸟怎样“度”青枝,飞过去还是蹦过去?不清楚而又不贴切.不能感发读者,所以是失败的诗。这首诗前两句整个地看形象虽然多面美,可是不能集中起来产生感发读者的作用。诗必须有完整的生命。 是不是一首诗有了诸多形象的统一性就行了呢?并非如此。评价一首诗,还应当注意它意境的深浅,层次的高低,这是诗人之间很重要的一个区别。例如李白的《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的诗较之谢眺的诗兴象高远。何谓兴象?它与形象有何不同?具体地说,虞炎的诗只有形象,面无兴象,也就是说没有形象对读者的感发作用。兴象也有所不同,有的纤细,有的幽微,有的高远,变化万千。李白的诗兴象高远,如《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气象开阔宏大。他的这首《玉阶怨》,同样有这一特色。谢眺、虞炎诗中都点明了“思君”,而李白不写一个“怨”字、一个“思”字,思与怨的感情仍溢于言外。诗中的玉阶、白露、秋月、水精帘等形象,构成一个统一的色调,一个基本的境界。第一句中,“玉阶”、“白露”两个形象,洁白而有光辉,互为映衬;中间一个“生”字,既有增加、生长之意,又有时间的感觉,表示那女子已在玉阶上站了很久。因此,后边接着写“夜久侵罗袜”就很自然。“侵”,从外面侵袭进去,写出了外界的寒冷,人被包围侵袭的感觉。李白不像谢眺、虞炎那样写思君,没有明说,但在形象中传达了孤独、冰冷、寂寞、没有温暖、没有安慰的感觉。后两句写得更好,“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却下”,更垂下之意。这女子在寒夜白露的包围中,没有回去安睡,仍透过水晶帘望着秋月。“水精帘”,晶莹透明,洁白无瑕。什么人的感情像它一样纯洁美好?李白没有明写,却使读者感到这女子以及她所怀念的人的高洁。“玲珑”,是古代一种中间雕有花纹的圆形玉器。明月上有阴影,形似桂树、玉兔,恰如一块玲珑美玉。李白之诗,将女子思君的情思发展到了一片高远的境界。虞炎的诗当然比不上李白的这一首,谢眺也只单纯地写了“思君”,不如李白还写出了人的心灵、感情、品格的高远。上面的三首《玉阶怨》,有失败的,有在一般程度上成功的,也有能使读者感情、品格为之升华的好诗,我们依此便可以评价它们的优劣。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不同的作者,所使用的形象有不同的性质,将众多形象结合起来的方式也不同。对此。我们就不能任意地说这个好、那个坏。 有的人写诗故意标新立异,陶渊明写诗与他们不同。宋人黄山谷评陶诗:“渊明不为诗,自写其胸中之妙尔。”陶渊明不强求,任其自然地写去。同时,陶诗又最富于哲理与思致,它写的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种具体感情,而是整个人生的体验。陶诗中所用的形象,是现实中本有的事物,然而不是特定的事物。例如“栖栖失群鸟”中只写了鸟,是什么鸟?他没有写。所以,这仅仅是他意念中的鸟、概念化的鸟。这是陶诗的一个特色。写的形象中有没有托喻?有多么深的托喻?我们读了这首诗便可体会到写的形象所传达的深厚、悠远、阔大的情意。“失群鸟”一语,没有写特指的鸟,却马上变成了人格化、象喻化了的鸟。什么是“失群鸟”?杜甫有首诗中写道:“君看随阳雁,各有稻梁谋”,讽刺趋炎附势的人。然而,有一只鸟却不肯随俗,这就是陶诗中的这只鸟。 杜甫的诗与陶渊明的诗很不一样。杜甫性格坚强,敢于面对人生的痛苦、血淋淋的战乱,描写它,控诉它。特别是关于天宝之乱,没有一个人写得比他多。杜甫这种写法同样很美。美是最大的真诚,写什

文档评论(0)

guocuilv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