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记者提问技巧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宫记者提问技巧分析 本论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州市新闻舆论监督与阳光政府建设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09Q22。   美国前白宫发言人阿里·弗莱舍曾经提到“白宫记者团是任何人所能遇到的最难缠、最尖利、最多疑的一票人马,他们是这个行业的精英。”①而白宫的记者招待会和新闻发布会则是白宫记者们和发言人斗志斗勇、互相博弈的最佳平台。笔者拟结合奥巴马执政以来召开的若干场总统记者招待会实例对白宫记者的提问技巧进行梳理,以期对我国刚刚起步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有所帮助。   多个问题 环环相扣   白宫总统记者招待会一般时长1个小时。除去总统开篇的简短发言,通常只有12到13个提问的机会留给记者。因此,对于每个获得提问机会的记者来说,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显得非常重要。   白宫记者的提问通常都由两到三个问题组成。笔者对2009年2月9日奥巴马就任后的首次记者招待会进行了统计。这场记者招待会一共有13名记者得到了提问的机会,其中只有3名记者的提问是由一个问题组成,10名记者的提问都是两个以上问题构成。在这10名记者当中,有5名记者的提问包含了3个小问题,2名记者的提问由4个以上的小问题组成。   我们试看一例:2009年2月9日,在奥巴马召开的任职后首次记者招待会上,路透社记者Caren Bohan 获得了提问的机会。他问到:“我的问题是关于美国的对外政策。您的美伊战略是什么?您将什么时候开始实施该战略?伊朗选举会否影响您的计划?对您来说,是否有任何迹象表明伊朗有兴趣与美国进行对话?”②   记者围绕着奥巴马的美伊战略设置了4个小问题,且每个小问题之间都存在着逻辑关联、环环相扣,使得新闻发言人必须逐一回答后才能跳到下一个问题上,从而确保每个问题都能够得到完整的答复。   当然,提多个问题时要注意避免每个问题设置的大而繁杂,以方便发言人记忆和回答。   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白宫记者在获得提问机会后,通常向新闻发言人简单致谢表示必要的尊重后就直接提问。他们往往省略一些礼节性和修饰性的语言,去繁就简,没有连篇的寒暄语和冗长的背景交代,形成了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提问方式。   在奥巴马就职百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记者Jennifer获得第一个提问的机会。由于时值H1N1流感在全球传播,美国的邻国墨西哥出现了多起H1N1流感病例,记者就此把相关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抛给了奥巴马:“伴随着H1N1流感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你认为是时候关闭与墨西哥接壤的边界了吗?或者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考虑与疫区隔离,而什么时候是最合适的?”   我们看到记者在提问时没有大量地针对墨西哥疫情的背景陈述,而是直接切入何时关闭与墨西哥接壤边界的问题。这种直截了当、单刀直入的方式,既节约了时间,使发言人在回答时更加有针对性,也进一步提升了记者招待会的新闻价值。   公众视角 民生立场   白宫记者往往把自己提问的立场设定为人民和政府的对话。因此他们在设置问题时习惯以受众为中心,用公众的角度和表达方式引出问题。在白宫总统记者招待会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立场的发问。   2009年3月24日,在奥巴马召开的第二次黄金时间记者招待会上,记者Kevin Chappell就奥巴马上任后的救世措施成效发问。他的问题是:“最近有报道显示由于经济下滑,美国每50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无家可归。由于收容所救助人数已经饱和,寄宿于帐篷中的人们在这个国家急速增加。在您过去提出的刺激经济方案中,您曾经说过:‘救助措施正在实施当中’。那么,对于这些仍然睡在天桥下帐篷里的家庭,尤其是孩子们,您有什么要说的吗?” 记者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要让奥巴马对执政以来拯救金融危机的措施成效做一个总结。但他没有直接发问,而是借助美国无家可归的人数急速增加的例子从侧面提问,使一个经济问题充满了人性的关怀,也提升了大家对新闻发言人如何回应的关注度。显然这个问题受到了奥巴马的高度重视,他首先表明自己对这些孩子无家可归的状况感到心碎和难过,然后指出自己所能做的帮助他们改善状况的最重要的事就是保证他们的父母有一份工作,并就此对政府的具体措施做出了详细阐述。一问一答,均彰显了双方对待民生问题的关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微观入手 化大为小   白宫记者的提问切入点小,善于从微观角度出发,从新闻的某个细节着手,把大的新闻题材落实到细化的新闻点上,避免空泛提问。   在奥巴马百日执政记者招待会上,纽约时报记者Jeff Zeleny给他出了道考题,令人拍手称道。他问道:“过去的一百天执政时间里,最让您惊讶的是什么,最让您欣喜的是什么,最让您感到谦卑的是什么,最让您烦恼的又是什么呢?”   记者问题的实际意图是想让奥巴马对其百日执政的得失做出总结,但他巧妙地从奥巴马个人生活的微观角度入手,

文档评论(0)

xieliandi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