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钢笔书法教案
钢笔楷书基础教案 第一编
第一节 中国书法艺术简介·书法工具 课 题:
教学目标:了解汉字书法的起源、发展;了解书法工具和写字姿势 点:各书法流派的介绍:写字姿势 重
点:姿势 难
一、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之一。汉字是我们日常使用的文字。汉字在日本文字中至今还在使用,还有新加坡等国也 年的历史。在使用。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今已有6000,,最初的文字大都是象形,所谓“书画同源”远古之人“结绳记事” 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二、汉字的构造 《说文解字》——东汉大经学家、文学家许填: “日、月、山、水”、象形:1
“上、下、本、旦”2、指事:
“明”“采”、、会意:3
”焉 、4、假借:“自”“
五、转注:“考”“老”、 同属“老”部,字音相近,字义相同,能 互相注释。 、“江”“河”一形旁、声旁。形声: 三、书体的演变从篆、隶、楷、行、草发展。篆(甲骨文、金文、石鼓)各时代书体 1
钢笔书法教案
简介。
a、石鼓文 b、曹全碑、礼器碑等 c、钟繇、王羲之《兰亭序》d、“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蒂、蔡襄。
e、元一赵孟烦 —颜、柳、欧、赵。
明—祝枝山、文征明、董其昌
f、现代—于右任、沈尹默
四、书法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趣味,美化生活。
五、书法工具和执笔。
1、毛笔、钢笔、圆珠笔等的选择;墨的选择;纸的选择。
2、坐姿;执笔姿势;运笔方法。
3、自编教材特点简介:笔画→结构→临帖
六、作业:
a、画具准备;b、期初作业(临写)—幅。
2
钢笔书法教案
第二节
钢笔楷书笔画特点及写法(一) 题: 课
教学目标:理解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及各种横的写法。
重 点:各种横的写法
难 点:横的用笔。
一、练习楷书,应从笔画与结构两方面下功夫。
练习笔画:主要解决用笔方法问题,目的是生产合格的“零件”。
二、笔画的特点
a、直与弧 横竖为直,撇捺钩为弧。直如线, 工二三 王 弧如弓,直而不僵,弧而不弱。 开个 川 士 ”为弯, b、弯与折“
”为折。弯要圆转, “ 半 丰 十平 用提笔:折要折中带圆,用顿笔。、粗与细。不同的笔画中的对d 有短横、长横、长撇、短撇等。、长与短c ”的区别。 e ”、斜与正:如“ 比“二”同的笔画中的对比“
。要求:概括为三个字,就是“写、挺、准”写:每笔都要有下笔(轻或重) 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挺:要将笔画写的挺拨有力。准:写之前要看准下笔的位置,笔画的形态,做到位置准确,长短适度, 粗细恰当。 作业:范字各每次。 (课堂写书上、课后写练习本上)
3
钢笔书法教案
第三节
短竖,各种撇的写法 题: 课
教学目标:明确短竖及各种撇画的形态,掌握他们的用笔方法。
重 点:掌握用笔方法
难 点:同上。
一、1、短竖的形态同垂露竖,只是较短,在“口”字中还要注意向
士 口旧 土 下时要经中央行笔,成例梯形。 2、斜撇的与小平为成45°—60°角, 友八 入人 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
风 舟 月 用 收笔时出尖。 朱失 生 禾 3、竖撇,上部同竖,下部向左出锋, 同笔上部同竖,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类。 4、短撇。形态同斜撇,在字头时应稍平。 写法:下笔较重,出锋较快。 二、难写字结构 “日”成长形。旧:左右安发开,友:友字二撇,长撇稍直,短撇下部较平,弯曲度大;旦撒,捺在一小平 线上。 月、用:短横分布均匀。 风:八成相背。注意弯曲相似。 5次。次,难字次,范字练习:各笔画53 作业:各字五次。 4
钢笔书法教案
第四节
捺的写法,走之底写法 题: 课教学目标:明确捺,走之儿的形态,掌握两者的同笔,写法及范字结构。
重 点:形态及用笔、方法。
难 点:用笔方法。
一、1、捺的形态
基本的斜线,稍有波折,前细后出,出锋平变尖;前部与水平线约成40°角。
写法:轻入笔,向右下行笔渐重;至底部稍停后,即迅速向水平拉出。
捺画为笔画中至难者。 入 木 大 夫 练习时分:文 人 禾 夭 40 画°斜线;a、 写出轻重变化;、b运 之 这 进 出锋。 c、避 远 近 逃 、d 加以变化。 见范字。练习:多次,字全为正。 “大”范字要领:“木”字撇捺挂腰;、“夫”中撇为竖撇。 2、走之底形态: 之→辶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