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针灸1-15课笔记.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倪海厦人纪 - 针灸 02 课笔记 第一篇 一、 针灸的使用时机 1. 不针的情况:气血大虚、重病、刚失很多血、完全无元气、行完房事后、运动后、大汗后、 喝酒后、体力不够。 2. 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从感冒到癌症都可以。 3. 艾性向下找水: 因为艾的特性,向下找水,找到水后烟向上升。烟往上,但实际上药力是往下。 4. 灸的情况:针力不及处、气血大虚时,寒症用灸多。 5. 灸单不灸双 :艾为纯阳,取阳数( 3、5、7、9)。不知道灸哪里,不论什么病,灸膏肓穴灸 百壮,无所不疗。 6. 几种灸法: a) 隔姜灸:可用于 毒物咬伤、 破伤风。(带状疱疹 可用,灸头、 尾红疱; 或用干棉花拉网, 凡士林沾住后火烧。再吃干蝎粉 8 粒) 用新鲜的姜切一厚片,用牙签在上面戳几个洞,把艾绒捏成金字塔状,放在生姜上面, 为“一壮”。灸到温热,不用很烫。 b) 隔盐灸 将盐(提练过的盐、精盐不能能用,要用海盐或青盐)炒熟,变凉后放在神阙穴。该法 用在寒热利 。 c) 隔蒜灸:久咳,在舌头上灸(蒜辛白入肺,舌为心表,灸后心脏力量加强)。 d) 米粒灸 穴道上涂凡士林,把米粒大小的艾绒放在上面,用香点,该法用于鼻窦炎、鸡眼。 7. 艾灸原则:不痛灸到痛 , 痛灸到不痛。 8. 中医治病原则: 病进时,由四肢末梢往身上走;病退时,由身上往四肢走。 9. 不灸情况:热症、感冒发烧、流汗多的地方(手掌)、津液多的地方、眼睛、阴部、痔疮。 10. 针灸禁忌歌诀:“针而勿灸,灸而勿针,”。“针灸并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11. 《针灸大成》依据: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即“对称治疗”。 倪海厦人纪 - 针灸 03 课笔记 二、 针灸的急救法 1. 当有人发病,昏迷过去时: a) 第一先针“人中”; b) 若仍未醒,第二“十宣”放血,即十只手指头的指尖放血; c) 若仍未醒,第三“足十宣”,即脚十个趾头尖放血; d) 若仍未醒,第四涌泉穴; e) 若还未醒,百会放血。百会穴一般是放血用,不下针。当病人整个脸都呈现红色时,就 是刚中风,就在百会穴放血。 三、 火罐的使用 1. 火罐可以吸脓, 淤血。在活血化瘀的时候, 比如膝盖扭伤, 在痛点放血, 看颜色, 由黑变淡, 就起罐。被竹子刺到或海胆刺到,都可以抽出来。 2. 不能拔火罐地方:乳中、多汗处。头部也不用火罐。 3. 外科急性扭伤的时候,受伤的时候马上在扭到的地方上火罐。 4. 痔疮,用放血针,刺完后,用火罐吸。 第二篇 四、 穴位丈量方法 1. 一般用同身寸,把中指头弯起来,有两个横纹头,上面两个点之间定义为一寸,即同身寸。 2. 三个指头(食指、中指、无名指)并在一起为两寸。 3. 四个指头(除了大拇指)并在一起为三寸。 4. 每个人的寸都是不同的。同身寸大部分用在四肢、经络之间。而腹部跟胸部,另有独立的丈 量方式,以后再讲。 五、 针刺的深浅探讨 1. 下针有深浅,一般受季节影响, 春夏浅,秋冬深 。 2.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脾主肉,心主血,肾主骨。一般下针的时候,如果病在皮毛,针就下 在皮毛;如果病在肌肉,下在肌肉;如果病在血脉,就扎在脉的旁边;病在肾脏,下针在骨头旁边。 3. 过去有一句话,叫 “腹深似井,背薄似饼” 。腹部上扎针的时候,可深针,背上扎针,不可 以深针,否则会扎到内脏。还有胖瘦下针深浅不一样。 六、 一般针刺入穴方法 1. 穴位在肌肉之间,肌肉和骨之间,肌肉和筋之间,筋和筋之间,筋和骨之间。 倪海厦人纪 - 针灸 04 课笔记 七、 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 1. 成人与幼儿不同,成人要留针,幼儿( 14 岁以下)不留针(叫单刺)。 2. 留针,留二十分钟。留针之后会做补泻。中风的病人,留一、两个小时都没关系。 3. 起针的时候,中指按住,食指和拇指捏住针,慢慢的拔出来;出毛孔的时候,稍停一下,停 个三、四秒,再慢慢出来,这样一滴血都没有。 4. 小孩发烧感冒、拉肚子,下针效果很快,用单刺。单刺就是针进去捻一捻就出来,不留针。 5. 下针时,正确姿势采用卧姿,躺着,最好不要站着或坐着,容易晕针。 6. 因病人姿势不良产生的晕针,采用上面的急救方式,躺平,将扣子打开,空气流通,晕针不 会死人。中医认为“ 药不瞑眩疾弗缪 ”,晕针产生瞑眩的话,实际上效果好。 八、 现代常用的针号概念 1. 常用的针,3215,32 是针号, 数目字越大, 越细,15 是一寸半, 多用 32,28 号有瘀肿时用。 2. 一寸半的针用得最多,常用在肌肉、四肢、身上都可以扎。 3. 手上常用一寸针。 4. 3230,32 号三寸针用来透穴,有些地方会用到透穴,效果好。 5. 针灸做得好立竿见影,做得不好,就没感觉,但也不会坏事。 九、 黄帝时代九针型式 1. 若针断在里面,两指同时一下压旁边的肉,针就出来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