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分类题库3地球上的水.pdf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 Word 版,请按住 Ctrl, 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 看比例,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 3 地球上的水 (2013 ·大纲版文综卷? T3~4?8 分 ) 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 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 2009 年雨季,乙 水库入库水量 912 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 1、2 题。 1. 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 ) A. 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 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 C. 降水集中于 7、8 月份 D. 位于半干旱地区 2.2009 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 ) A. 几乎没有降水 B. 植被截留降水 C. 降水大量下渗 D. 人工拦截径流 【解题指南】 解答该题组的关键是对题干信息的获取。 “太行山南段东麓相 邻”是解题的最有效信息。 【解析】1 选 C,2 选 D。第 1 题,上游地区位于太行山,河流以雨水补给为 主,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降水集中在 7、8 月份,属于我国的半湿 润地区。第 2 题,甲、乙水库相邻,两流域降水、植被状况、下渗相近,乙 水库入库水量较大而甲水库几乎没有入库水量, 不可能为自然原因, 故只有 一种可能,就是上游人工拦截径流。 3.(2013 ·广东文综? T7?4 分 ) 下图为 1950~2007 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 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 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 原因是 ( ) A. 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 B. 流域降水量的增加 C. 上中游水库的增建 D. 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 【解题指南】解答该题的突破口是从图中获取并能解读该水文站的径流量和 输沙量的变化信息以及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对比信息。 【解析】选 C。图中黄河入海口处的径流量和输沙量都逐渐减少,仅在 2000 年后,径流量大于输沙量,这种情况的发生与修建水库降低流速、增加库区 泥沙沉积、提高径流的利用率有关。 (2013 ·上海地理? T18~20?6 分 )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 意图。 4. 在下列月份中,箭头 a 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 ) A.1 ~2 月 B.3 ~4 月 C.6 ~ 7 月 D.11 ~ 12 月 5. 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 A. 冰川、地下水 B. 雨水、地下水 C. 雨水、海洋水 D. 海洋水、冰川 6. 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 ) A. 丰水期 a 变小,枯水期 b 变大 B. 丰水期 a 变小,枯水期 b 变小 C. 丰水期 a 变大,枯水期 b 变小 D. 丰水期 a 变大,枯水期 b 变大 【解题指南】 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以下几点: (1) 长江流域河流汛期为夏季,河水补给湖泊。 (2) 甲水体与长江水和洞庭湖水都存在双向补给关系。 (3) 湖泊具有涵蓄水源、削峰补枯的作用。 【解析】4 选 C,5 选 B,6 选 D。第 4 题,箭头 a 代表的补给为河流水补给 湖泊水,可判断多发生在汛期,长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