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艳举六经辨证培训班经方学习资料2.pdfVIP

鲍艳举六经辨证培训班经方学习资料2.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快速建立患者信任--三板斧之崇脉诊 大家好!我是鲍艳举,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如何快速建立患者信任-三 板斧之崇脉诊》 脉诊的重要性 脉诊对于中医大夫来讲,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脉诊也恰恰是我们取得患者信任的 最主要的办法。也是值得每个中医大夫都应该认真钻研的,因为老百姓都知道中 医是要会摸脉的,也就是“平脉辨证”的。但是,我们在上学期间,老师们一致的 回答都是四诊合参、整体辨证,不会单纯强调脉诊,对于“平脉辨证”更是批驳有 加。 随着临证的深入,我发现脉诊占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什么呢?因为临床上主 要靠问诊得到的信息有时候是假的,比如有些患者你问他是否胸闷?他说没有, 但是下次就诊的时候会说:“大夫,上次您问我是否胸闷,我也不知道什么叫胸 闷,但是那天从您的诊室出来后,我就感觉特别胸闷,喘不过来气” ,类似的情 况还是比较多的,比如很多人还不知自己是否经常头痛,是否口苦,是否胃脘不 适。而脉诊和舌诊是相对客观的,对于比较疑难的病例,脉诊有时占了重要的 决断作用。 其实, 《伤寒论》里面早有平脉辨证的例子, 第 16 条提到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第 51 条:“脉浮者,病在表, 可发汗,宜麻黄汤” ;第 45 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 浮为在表,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而愈,宜桂枝汤。” 曾经有个朋友给我带了一个患者,也没有告诉我什么病,让我摸摸脉。女性,48 岁,那个脉象,一摸就会极其难忘,脉细涩,沉细,重按沉着附骨,这与 《金匮 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第 20 条提到的非常相似,条文提到: “ 问曰:病有积、有聚、有谷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藏病也,终不移;聚者, 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谷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谷 气。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 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 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出现了这种脉象多是有形之肿物积聚所致。我当时想可能是妇科肿瘤, 结果患者非常惊讶地说是乳腺癌术后。 1 这种脉象还出现于一些没有恶性肿瘤的女性患者,你一摸她的脉,什么 特点呢?也是沉、细、涩、附骨,我称之为“容易长东西的体质”,这些 患者往往全身都是良性肿瘤,比如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胆囊息肉、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等,所有你能想到的良性肿物、肿瘤,他都可能 有。这种体质对应的脉象:沉、细、涩、附骨,多是气滞血瘀痰凝的体 质状态。 还有一个朋友带了一个患者,让我摸摸脉,看有没有问题,男性,42 岁。这个 患者脉象什么特点呢?尺脉沉细涩。当时我在想患者尺脉细涩,应该是下焦有瘀 血或蓄血,假如是女性患者的话,应该是盆腔有瘀血,妇科可能有问题。而这是 一个男性患者,盆腔一般有问题的不多,我推断患者可能腰部有外伤,有瘀血, 于是我就说:你是不是腰伤了,是不是腰痛?当时患者就非常惊讶,说确实是前 几天搬重物,不小心扭伤了,刚拍了片子,没有大问题,就是腰有点痛,刚开了 些膏药。 患者可能会认为你比较“神”,但是我们知道,这就是中医的基本理论,只要把病 机通过脉诊搞明白了,很多疾病、症状是可以“猜”出来的,这也是我们取得患者 信任的重要一步。 当然,脉诊也不能搞得太玄。听说有些同道通过摸脉能摸出患者冠状动脉哪根血 管堵塞,肺上有几个结节,有多少个囊肿,大小多少,有没有肺癌,是良性的还 是恶性的等等,摸个脉至少要 30-45 分钟,摸个脉像是在做 B 超和 CT。居然还 有些人通过摸脉能够摸出这个人的财运、命运,还有祖上八代的事,江湖上的人 士啥样的都有,我们从中医的角度,仅做参考,我们要做正统的中医。 每个人对脉诊的体悟是不一样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喜欢双手同时摸脉, 有些人摸脉非常吃力,要摸半天,还有些人摸脉是在做样子,摸着脉想着别的什 么的,一会儿就走神了。我们六经体系的脉诊一定是“触手可得”,一摸脉,一般 在半分钟之内,就要判断出患者大概的六经病机归属。这样再结合望诊和简单 的问诊,综合辨析,处方,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辨析清楚。这样的功夫都是被逼出 来的,因为平时门诊量大,一定要提高效率。有些患者可能会有疑问,大夫,您 怎么看一下就开方了,是不是没有好好看啊?我这个时候会跟患者说:我看病的 时间越短,把握性越大,对你的病了解更多,经验更丰富;看病时间越长,说

文档评论(0)

137****04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