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成反应】 + 3H2 Ni △ 环己烷 点燃 2C6H6+15O2 12CO2+6H2O 现象:火焰明亮且伴有浓浓的黑烟 与乙炔燃烧现象相同 【氧化反应】 ①燃烧 不能使高锰酸钾(H+)褪色 ②难氧化 总结: 苯的特殊结构 苯的特殊性质 饱和烃 不饱和烃 易取代(难氧化) 能加成 碳原子之间的特殊的共价键 我们应该会做梦!……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真理……但不要在清醒的理智检验之前,就宣布我们的梦。 ——凯库勒 * * * * * * * * * * 专题3 常见的烃 第一单元 脂肪烃 1、认识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 2、了解苯的物理性质,认识苯的主要 化学性质和应用 【学习任务】 哪些事实能说明苯分子中没有单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 ①苯分子中所以碳碳键的键长相等 ②根据苯分子的1H核磁共振谱图,6个H所处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 ③苯的一取代物只有一种,邻位的二取代物只有一种 ④不能是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因化学反应而褪色 ⑤苯在加热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 猜 想 19世纪的科学家就进行了研究。当时的有机化学刚刚发展起来,比较成熟的理论只有“碳四价学说”和“碳链学说”。 请根据这两种学说写出1-2种苯可能的结构简式。 CH≡C-CH2-CH2-C≡CHCH3-C≡C-CH2-C≡CH CH2=CH-CH=CH-C≡CH …… 猜 想 设 计 试验内容 实验现象 你的结论 试管中加入2mL苯,滴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静置。 试管中加入2mL苯,加入1mL溴水,振荡后静置。 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 溴水分两层,上层橙红色,下层无色 苯分子中不含C C或C C 验 证 结 论 验 证 猜 想 设 计 苯不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C=C或C≡C。即下列假设都是错误的: CH≡C-CH2-CH2-C≡CH CH3-C≡C-CH2-C≡CH CH2=CH-CH=CH-C≡CH 从而否定了苯的链状结构。 1.图片对齐 在我们插入PPT图片或是输入文字的时候,为了整齐都需要将插入的文本框对齐,但是又不想一个一个的进行操作,这时按住Ctrl键将需要进行对齐的文本选中,点击开始—排列—对齐—垂直居中即可; 2.巧用格式刷 在制作PPT的时候为了保证PPT风格的统一,很多任通常会使用复制粘贴来确保每一页PPT格式相同,这样对于少页数来说可以进行操作,但是碎玉多页面的话就有点麻烦了,其实我们可以巧用格式刷:首先,在开始菜单栏下方有一个格式刷,点击格式刷,很快就能看到效果; 3.去除所有动画效果 很多人在制作PPT的时候都是直接在模板库里下载模板进行使用的,但是下载的模板大多数都是有幻灯片的,这样在演讲的时候很不方便,怎样将其进行去除呢?单击幻灯片放映—选择设置幻灯片放映,放映类型选择演讲者放映;换片方式选择手动即可; 4.PPT快键 PPT逼格提升技巧 凯库勒(1829—1896)德国化学家,经典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奠基人之一。1847年考入吉森大学建筑系,由于听了一代宗师李比希的化学讲座,被李比希的魅力所征服。他擅长从建筑学的观点研究化学问题,被人称为“化学建筑师”。 1865年, “我坐着编写教科书,然而工作毫无进展,我的思维开了小差。我把椅子转向取暖壁炉,并打起盹来。原子再次在我眼前欢跳。这时较小的原子谨慎地呆在基底上。我的心灵眼睛通过这种重复景象而更加敏锐,现在可以辨别出多种形体中较大的结构,长长地排列成行,有时还更紧密地拼接在一起;整行迂回曲折像蛇一样运动。瞧!那是什么?有一条蛇咬住了它自己的尾巴,嘲弄般地在我眼前快速旋转,仿佛一道闪电,把我惊醒了……当天晚上,我就推断出假设的结论。” 凯库勒在1866年发表的“关于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一文中,提出两个假说: 1.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环状闭链,即平面六角闭链。 2.各碳原子之间存在单双键交替形式。 凯库勒苯的分子结构假说 假说1根据事实提出,很快被证实: 苯的一元溴代物只有一种。他的儿子小帕金以实验证实环状结构的假设。 假说2遇到麻烦。按假说2推知,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应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然而实验结果并没有发现这一情况。 凯库勒的假说2暴露出缺陷。 凯库勒进一步补充: 苯分子中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不是固定的,而是以一定的频率快速交替出现。 实验事实1 实验事实2 实验事实3 苯与液溴用铁粉做催化剂的反应 C6H6+Br2 C6H5Br+HBr Fe 苯易发生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