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曲牌及套数的艺术特点和应用规律顾兆琳.doc

昆曲曲牌及套数的艺术特点和应用规律顾兆琳.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曲学》第三卷 2015 年 ,21—52 页 昆曲曲牌及套数的艺术特点和应用规律 顾兆琳 昆曲作为曲牌体的中国戏曲声腔,它自身的文乐结合形式,对于从业者,特别是创 作者来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是对唱腔音乐要非常熟悉,理解剧种本体的本质规 律,包括昆曲唱腔音乐的曲牌设置、结构等。再是熟练掌握作曲技法,包括如何去正词, 如何把握板则、主腔、结音等。昆曲的唱腔音乐比其他剧种更加讲究和细腻,这与昆曲 一直有文人的高度参与有关,因此昆曲声乐作品,一直是古典戏曲的代表和典范。好的 昆曲作品应该具备如下三个特点:1. 曲牌联套;2. 倚声填词; 3. 依牌谱曲。昆曲的 艺术品位非常高雅,是套曲的音乐结构。在音乐史的进程中,中国戏曲经历过“花雅之 争 ①,经历了从曲牌体过渡到板腔体,同时还经历了从文人创作到一般民众(艺人)参 ” 与。当然,从戏曲音乐的发展而言,曲牌体到板腔体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进步。然而就个 体特征,即昆曲作为独立的、高雅的艺术品种来说,曲牌体的唱腔音乐使昆曲具备了特 殊的文人气息和古典韵味。其可被辨识的风格特点及独特性,还是要在创作作品中彰 显和强调 。 要坚持昆曲唱腔音乐的本体,要做到三不变: 1. 曲牌联套。坚持曲牌联套就是坚 持昆曲是组曲的传统音乐结构不能变。在这个方面屡屡有失败的教训,但仍有创作者 违背艺术规律不断犯错。2. 倚声填词。坚持倚声填词的艺术品味不能变。词海曲山 的昆曲,就是由好多优秀文人留下来的传统格律,要坚持其高雅的品格。3. 依牌谱曲 。 坚持传统技法的艺术标准不能变。所谓传统技法,就是在创作中关注、熟悉和使用南北 曲的曲牌主腔、板则、结音、衬词衬腔等。当然,这并不是说传统规律绝对不能撼动,而 是在前面提到的三不变基础上的演进。脱离了传统技术,即使创作出的文辞再优美、旋 律再动听,很难说表现出的是昆曲之美 。 ① “花雅之争”指在戏曲史上,昆曲与昆曲以外声腔的竞争和交替 。 ·21· 曲学 第三卷 过往的昆曲唱腔研究中,对于昆曲音乐的文乐结合、词腔对应谈得多一点,本文是 要按照不同的具体组别、曲牌套数,讨论昆曲的音乐特征和风格情趣。昆曲的音乐特点 是曲牌连缀形成套数,这是指一折戏里若干曲牌按照一定次序形成实际组合,一折优秀 的折子戏肯定是由良好的曲牌套数铺设而成。南曲中不将[引子]和[尾 声]算进套数, 从“依腔定套”的原则出发,本文不把[引子]、[尾 声]和[赚]放在套数中论述 。 从套数的音乐分类来看,可以分作北套和南套。北套曲牌相对固定和明晰,主要沿 袭了元杂剧的套数程式。而南套情况比较复杂些,这是由于南套曲牌来源非常广泛,另 外南套大多应用于明清时期的传奇折子,这些剧本从情节上就更为曲折,相应的唱腔音 乐要求也更富于变化 。 从套数的结构分类来看,可以分作单套和复套两种。单套是把声腔上具有统一性 的若干曲牌组成的套数,是一个单位。然而由于戏剧的起承转合,常常会有两个以上不 同唱腔的单套组成,这种就称作“复套”。单套因为由出自同一套数的曲牌组成,从旋 律结音到笛色相对统一,而复套则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另外还有一种非常多见的孤牌 单套的形式,是以[前腔]反复两到多次的单支曲牌的孤牌自套,这是单套中很重要的 一种形式。单套套牌由首牌、次牌和附牌构成,其中首牌、次牌往往定位性比较强,而 附 牌前后移动的可能性大。有的套式用得比较多,尤其在经典剧目中留下来传唱,结构稳 定和严实;而有的使用较少,传唱不多,结构松垮不严实,变化比较大。《螾庐曲谈》中 提出的套数体式有 43 个 ,《南北词简谱》中提出的套数体式因为连同孤牌一起放在其 中,有 98 个之多。《昆曲曲牌及套数范例集》编写组考证《六十种曲》、《笠翁十种曲》中 实用四十多部传奇、三千多折一一对比,看剧目出现写作的年代次序,考证了相似曲牌 中新老状况,最终总结出南曲套曲 22 套、北曲套曲 8 套和孤牌 50 个。这些套数在实际 应用中数量有所变化,一种情况是增加,比如从[步步娇]到 [皂罗袍 ],在过去好多曲 谱中,[皂罗袍]最早按照孤牌来用,但是由于《牡丹亭·游园》中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就成了经典,《牡丹亭·游园》便是套数的新发展。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减少,南套对 比下来是 22 种套式,这些套数比较完整地反映出南曲的全貌。北曲套数比较单纯, 除了《迎像哭像》等少数剧目中有复套之外,其他都比较单纯清晰和纯粹些,同时规 律性比较强 。 下面就将创作中常用的北曲套数 8 套、南曲套数 22 套以及比较常用的 26 个南曲 孤牌做一梳理。将宫调作为分类标目的依据,从套数、曲牌的音乐风格、适用的家门行 当、善于表现的情绪类型等方面,谈谈这三部分曲牌的实际情况,并标注常用程度,希望 ·22· 昆曲曲牌及套数的艺术特点和应用规律 可以为昆曲唱腔音乐的创作总布局

文档评论(0)

137****04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