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签的协议有效吗说课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第五环节 集体讨论 81页的小讨论和82页的漫画 1.这种法律规定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民事行为能力,指的是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责任的能力。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的辨别能力和理智都不成熟,所以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2.看教材82页的漫画《未成年人赊账,谁来承担责任?》 双方都有过错,都应付一定的责任。 * 第六环节 83页——84页的见习律师 案例一:画家李某将名画赠给陆去飞,名画即为陆去飞所有。李某的儿子无权索回,陆云飞的母亲也无权将陆云飞的财产交给他人。 * 案例二:唐小良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唐 小良向高明明借自行车,应该看做是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有尽有民事活动。因此,弄丢了自行车应该赔偿。 * 案例三:刘一航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花6000元购买电脑,是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应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因此,刘一航买的这台电脑,即使没有质量问题,也应该退货。 * 第七环节 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了民事行为能力的定义、分类及其特征,学习了无效民事行为的定义及其特征,大家要能将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 第八环节、拓展训练 案例一: 2008年1月,15岁的在校学生蔡某,为帮助困难同桌黄某,背着父母向与其父亲 关系较好的杂货店老板余某借款800元,并出具欠条言明两个月内归还。随后蔡某将借来的800元交给同桌黄某。到了还款期,余某多次索要,蔡某说黄某尚未还款,无钱可还。余某转而找蔡父,蔡父以其子借款时未经同意而拒付,余某是在2008年9月向法院起诉,要求讨回欠款。 蔡某向余某借钱行为是否有效?蔡某借钱不还应该由谁来还? 蔡某属限制行为能力人,其借钱行为无效。 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财产,应返还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 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应该承担责任。 * 案例二:2008年6月3日,某县村民白林峰和20岁农民朱虹等人一起打扑克“斗 地主”,一天一夜过去了,朱虹输掉了4000元。为“捞本”,朱虹又向白林峰借款3500元,并再次输光。白林峰让朱虹写了一张借条。此后,朱虹为还赌债外出打工,挣钱还债,而白林峰则一纸诉状将朱虹告上了法庭。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虹要承担还款责任吗? 借条合法,但赌债违法。这种借贷关系不受法律保护,赌债无效,朱虹不再承担还款责任。 * 第九环节:板书设计 第七课第三框《他签的协议有效吗?》 第一部分“奖品该归给谁?” 第二部分“未成年人赊账,谁来承担责任?》”。 第十环节:布置作业 * 第十一环节:教学反思 * 谢谢评委聆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七课第三框 《他签的协议有效吗?》 说课稿 北冶二中 陈廷悝 * 一、说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1.课程标准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如下内容标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的权利。”同时要求学生了解公民人身权,如生命健康权、名誉权等内容,并能依法维护公民的这些权利。本课中的公民民事权利的介绍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对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介绍时对课程标准要求的必要拓展 * 2.本节内容的设计意图和结构: 本节课出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三框的《他签的协议有效吗?》, 它主要分析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让学生学会正确行使民事权利,依法维护民事权利。 本框题共设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奖品该归给谁?”、第二部分“未成年人赊账,谁来承担责任?》”。 *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民事行为能力的含义。 (2)了解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及其特征。 (3)理解无效民事行为能力的含义及特征。 能用相关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采用案例教学的形式,课堂教学大体可以通过展示案例(阅读感知)、质疑问难(个体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群体合作探究)、班级交流(自主学习互补)、总结评价(学习目标达成)等几个环节来完成。活动情景设置:如说一说、议一议、观察与思考、维权讨论、讨论漫画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归纳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结合个人生活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未成年人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本课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使他们养成法制观念,进而自觉的守法、用法。学会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正确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