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中医治疗教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减 ①应用活血化瘀中药制剂可贯穿于脑梗塞 治疗的整个过程,在此基础上可辨证加 药,如丹芪偏瘫胶囊、灯盏花素片等。 ②合并肺感染:可用千金苇茎汤加味。 ③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可用三七粉冲服、 白及煎服。 ④大便不通:大承气汤口服或灌肠。 ⑤尿路感染:八正散。 针灸治疗方案 针灸对中风发生的病机, 石学敏 院士 认为:中风病的根本病机在于“肝 风挟痰浊 , 瘀血上蒙脑窍 , 致窍闭神匿, 神不导气”,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 针刺治疗是要重视督脉穴位和心包经穴 位的选用。 治法:醒脑开窍 滋补肝肾 疏通经络 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 辅穴:极泉、尺泽、委中 、 风池、完骨、 天柱 操作 内关:直刺 1 寸,行捻转泻法 1 - 3 分钟。 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 0.2 寸,将针向一个方 向旋转 360 度,让肌纤维缠绕针身,然后作雀 啄泻法 10 次,以眼球湿润或流泪为佳。 三阴交:沿胫骨后缘与皮肤呈 45 度夹角进针 1 - 1.5 寸,行提插补法,以下肢抽动 3 次为佳。 极泉:在原穴下 1 寸进针 1 - 1.5 寸,行提插泻法, 使上肢抽动 3 次为佳。 尺泽:直刺 1 寸,提插泻法,使上肢抽动 3 次为 佳。 委中:抬腿 45 度,直刺 1 寸,提插泻法,使下肢 抽动 3 次为佳。 风池、完骨、天柱:直刺 1 - 1.5 寸,行小幅度 高频率捻转补法,以局部酸胀为度。 内 关 人 中 三阴交 极 泉 中风的中医治疗 宁波市康复医院 刘迪 内容 概述 1 病因病机 2 辨证论治 3 注意事项 4 一、概述 ? 现代医学的认识: 中风 —— 是脑卒中(急性脑血管病)的 俗称,是指一种急性非外伤性脑局部血液供 应障碍引起的局灶性神经损害。 包括: 出血性:脑出血 缺血性:脑梗死 基本病理 诱因 中医对中风的认识 起源于《黄帝内经》 —— 偏枯 : “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 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 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风的含义 —— 六淫外邪之一(风、寒、暑、湿、燥、火) 注 :六淫、七情; 八纲 —— 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四诊 —— 望、闻、问、切 中风的概念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口 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 而喎僻不遂等为主要的病症,因发病急骤, 变化迅速,与自然界里风性善行而数变相似, 古人类比风邪如矢石之中人,故曰中风。”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二、病因病机 ? 外风论 —— 正气先虚,然后风邪偏中于身之半,以致 营卫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而发半身不遂 之偏枯。 “外风说”在《内经》至唐宋时代盛行; ? 内风论 —— 又称肝风,是机体阳气抗逆变动而形成的 一种病理表现。包括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 血虚生风等。 ? 近代将内外风相合, 才标志着完善的 中风理论得以形成 。 中风 4 瘀 3 痰 2 火 1 风 5 虚 病机 风 1 )、外风:风邪所致,“风气通于肝”; 2 )、内风:七情所伤,劳倦过度,热极生风,或久病 耗血,年老精亏血少等。表现为手足震颤,肢体麻 木,屈伸不利甚或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 火 ? 包括肝火、心火、胃火与阴虚火旺等内生火热。 ? 实火常见原因: 情志过激,气郁化火; 情志不遂,或忿郁化火,肝郁化火; 或劳神过度,五志过极,心火暴甚; 饮食失节,嗜欲偏颇,积热内蕴 虚火责之阴亏 水不涵木,水不制火,木火生风; 则肝阳化风,肝风内动,风火相煽。 痰 痰 —— 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其形成与 肺、 脾、肾、三焦 的气化功能失常关系密切。 肥、贵人生活优裕,嗜食肥甘,脾之运化不及, 聚湿生痰,痰郁化热,阻滞经络,蒙蔽清窍,发为中 风。 瘀 指凝于脉中之血,或溢于脉外的“离经之 血”,亦指流行不畅而郁滞之血。 瘀血理论在近代日益受到 重视,现代则随着对“活血 化瘀”方药的深入研究及 现代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应用, 确立了其地位。 虚 ? 指正虚 肝肾阴虚 脏腑久虚 精血亏虚 气血两虚 元气虚、气虚等等 ? 在中风病机中处于基础的地位。 注: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中风的发生 正气亏虚,心肝肾等脏阴阳失调、痰阻 血瘀,外邪乘虚而入之本虚标实之证 。 气血素虚 劳倦内伤 忧思恼怒 饮酒饱食 用力过度 瘀血阻滞 痰热内蕴 阳化风动 血随气逆 脑脉痹阻 血溢脑脉 之外 发为中风 三、辨证论治 中经络 闭证 中脏腑 脱证 辨证要点 (一)辨中经络、中脏腑 ? 中经络 —— 虽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 利,但意识清楚; ? 中腑 —— 二便闭塞不通,虽有神志障碍但无昏 迷; ? 中脏 —— 肢体不用,昏不知人。 (二)中脏腑辨闭证与脱证 闭证 脱证 病性 实 虚 病机 邪气内闭清窍 五脏真阳散脱、阴阳即将 离决 症状 神志昏迷、牙关紧闭、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