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鱼类的育种;第一节 常规育种技术 ;(二)引种驯化的基本类型
鱼类人工定向驯化可分为以下方式:
1.增殖驯化——引种驯化的目的在于使被引入
种在天然水域中完成全周期驯化,最终能够完全适
应该水域,开展渔业利用。
2.培育驯化——引种驯化的目的在于利用生物
某一阶段的驯化潜力,驯化阶段主要是养殖、人工
繁殖等,以适应苗种繁育、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和
大水面放养的需要。
3.瞄准驯化——引种驯化的目的在于某种特殊
的需要,如抑制低质种类、消灭敌害生物或病原
体,利用特殊饵料资源或充实空闲水体空间等。; (三)引种驯化的一般规律
在选择引种对象时应从地理及生态学标准、生物学标
准、经济学标准等方面预测引种驯化成功的可能性。
1.地理及生态学标准 一般引种地区与原产地自然条
件近似,能够满足引进种在其生命临界期(繁殖、越冬、
渡夏、幼体发育等)的要求,则引种驯化容易成功。
2.生物学标准 了解被引入种类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
力,性成熟周期及繁殖特点,食性及引种水域是否富有其
饵料资源。除特殊情况外,应避免引入种与现有种及引入
种间的生存竞争。除此之外,还需对引种鱼类进行检疫,
以免引入种潜伏病原体,导致新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3.经济学标准预测引种的经济学效益。;(四)引种驯化在生产中的应用
1.国内引种驯化的养殖鱼类 我国淡水鱼类资源十分
丰富,其中经济价值比较大的有40-50种。
1)团头鲂和三角鲂 团头鲂和三角鲂是长江中下游湖泊
常见的草食性鱼类,60年代初进行了团头鲂人工驯养,现
已成为全国性的养殖鱼类。70年代初进行了对三角鲂的
池塘驯养,现已成为湖南的一种养殖鱼类。
2)鲴鱼类 细鳞鲴、银鲴、黄尾密鲴、圆吻鲴等鲴鱼类
原是江河中的野生经济鱼类。70年代以来先后在不同地
区进行引种驯化并对其人工繁殖和养殖及生物学进行了研
究。鲴鱼类主要摄食腐殖质、有机碎屑和固着藻类,不与
主养鱼类争食,群体产量高。
3)名特鱼类 80年代以来先后驯养成功了鳜鱼、乌鳢、
长吻醁、南方大口鲇、银鱼、胭脂鱼、中华鲟、长江鲟、
鳇鱼等名贵经济鱼类??有的正在成为推广种类,养殖区域
日趋扩大,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从国外引种的养殖鱼类 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的经济鱼类有40多种。
莫桑比克罗非鱼(1957,越南)、虹鳟(1959,朝
鲜)、白鲫(1976,日本)、露期塔野鲮(1978,泰
国)、尼罗罗非鱼(1978,苏丹)、奥利亚罗非鱼
(1983,以色列)、蟾胡子鲇(1978,泰国)、埃及胡
子鲇(1981,埃及)、加州鲈鱼(1983,美国)、斑点
叉尾蹻和云斑蹻(1984,美国)、麦瑞加拉鲮鱼
(1982,印度)、淡水白鲳(1985,巴西)、匙吻鲟
(1989,美国)等。;二、选择育种;(二)选择依据的性状及标准
1.经济性状 主要从食用价值、
肥育性能、观赏价值(指观赏种类)、
药用价值(指药用种类)、繁殖能力、
环保性能方面进行选择。
2.抗逆性状 主要从抗寒性(如非鲫)、抗暑性
(如虹鳟)、抗病性(如草鱼)以及对不良环境的忍受
力和其他生存条件的要求等方面进行选择。
3.发育性能 主要从体尺(鱼体不同部位的尺
度)、体重、肥满度、体况(膘情)、性成熟期及年
龄等方面进行选择。
4.综合性状 主要从体质外貌、群体状况、有
无损伤、异常等方面进行选择。;(三)选择育种的基本方法
最基本的选择育种方法是群体选择和个体选择。
1.群体选择(混合选择) 是从一个原始品种的群体中,将不符合选择目标的个体淘汰掉,留下符合要求的个体混养在一起,让其混合繁殖,如此逐代按同一选择目标选优去劣,即能改进所选性状,最终选出符合要求的优良类型。采用这种选择方法,当品种纯度不高时,能较快地从混杂群体中选出比较理想的类型。
2.个体选择(家系选择) 是从混有不同类型的群体中选出优良的个体,然后按照个体建立家系,再选择优良的家系作为繁殖后代的亲本,淘汰不良家系。由此逐代提高品种的遗传纯合性,即能选出具有稳定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四)选择与品种的提纯复壮
当品种混入其他品种或物种的遗传
因子时就会变得不纯,杂交是引起混
杂的主要原因。品种混杂后会削弱其优良性状,影
响杂种优势的利用,甚至危及到品种或物种存亡。
当品种本身发生了不利的可遗传变异,如生活力
低下、繁殖力下降、个体变小、经济性状变差等,
即造成了品种的退化。通常近亲繁殖是造成品种退
化的主要原因,品种的复壮就是要使已衰退的优良
特征得以恢复,如能进行严格而大量的选择,不仅
可以抵偿近交衰退,而且可以恢复和提高品种的特
性,甚至培育出新品种。;三、杂交育种;(二)杂种优势的形成和利用
目前经过国家鉴定并大力推广的杂交品种有:
荷元鲤[荷包红鲤(雌)×元江鲤(雄)]、丰鲤[兴国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