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pdfVIP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0年最新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班级: 姓名: 资料内容:【原文】【课下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 析】【精品习题及答案】 【原诗】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译文】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 见到幽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飘渺的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 洲忍受寂寞凄冷。 【作者】 苏轼( 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 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 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 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 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 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背景】 “乌台诗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丰二年( 1079),苏轼因与时任宰相 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 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至 2020年最新 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 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 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现在通行的各个版本的词选中都有一个小序:“黄州定 慧院寓居作。 ”据史料记载, 此词为公元 1083年(神宗元丰六年) 初作于黄州, 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到黄州之初, 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 字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 【主题思想】 此词上片写鸿见人,下片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 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 垫的诗句是: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2、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 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的诗 句是: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3、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的诗句是: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二、选择题: 1、对《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 的心境。 B、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 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C、“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这两句,既是虚写,又通过人、鸟形象 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 2020年最新 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D、“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在寒枝间飞来飞去, 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 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 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分析: C项,是实写,不是虚写。 三、赏析题: 1、上片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其中的“缺”“疏”“断”几个字极写了作者怎 样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谁? 答:幽独凄清的心境;作者自己。 2、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表面上写的是什么?写出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拟人;虚实结合(或类比);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