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新闻、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复习题.docxVIP

录音新闻、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复习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录音新闻》 (一) 当指挥所下达“一小时准备”命令的时候,在一阵阵轮机声中,一支威武的船队来到了试验海区。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艘艘执行警戒任务的舰艇,它们所过之处,留下了一道道泛着浪花的航迹;接着气象船、防护救生船驶来了,它们从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点下锚停泊;最后是一艘装有运载火箭的发射潜艇,它像一条大鲸鱼从水面行驶到海区后,慢慢潜入水下。不一会,一架直升机来到了海区上空,不停地在那里盘旋,运载火箭的发射时间已经临近。 1.这段文字是按什1.时间顺序“当指挥所下达‘一小时准备’命令的时候”(“首先”,“接着”,“最后”)“不一会”。么顺序来写的,请你找出具有标志性的词语。 2.这段文字通过叙述和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渲染了一种紧张有序、蓄势待发的气氛。 3.“最后是一艘装有运载火箭的发射潜艇,它像一条大鲸鱼从水面行驶到海区后,慢慢潜入水下。”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你能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吗? 将装有运载火箭的发射潜艇比作大鲸鱼,形象生动,给人以直观的感受。 4.如果你是播音员,看到如此景象,会以怎样的感情、语速和语调来播音呢? 激动之情,语速渐快,语调趋兴奋。 (二) 这时候,①人们看到火箭尾部喷出的橘红色火焰,立刻使海水剧烈地翻腾起雪白的浪花,活像一朵硕大的莲花,怒放在蔚蓝色的海面上。②顷刻间,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来越长,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火箭越飞越高,越飞越小,直到变成一个小亮点,消失在茫茫的太空中。 5本段中的比喻句分别写出了什么景象?效果好不好?为什么? ①写出了火箭尾部火焰使海水剧烈翻腾的的壮观景象。②写火箭腾空直上的壮观景象。比喻形象、恰当。 (三) 10月的一天,我们来到发射海区。这里蓝天碧海,风平浪静,阳光灿烂,运载火箭的水下发射试验就要在这里进行。 6、课文第2段用12个字写发社区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既写出发射海域的美丽,衬托了人们的心情,也从侧面说明发射时间和地点的精心选择。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语段: 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 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翟志刚和聂海胜。这里广场上响起欢快的《迎宾曲》奏起,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首飞航天员梯队由杨利伟和聂海胜、翟志刚组成。在此之前,他们按照首飞任务计划完成了综合性演练。飞船发射前,任务指挥部研究决定,首飞任务由杨利伟担任。 杨利伟,1965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绥宁县。大学文化,中校军衔。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1998年被选拔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 从加加林第一次太空飞行到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从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到多种空间站问鼎苍穹,40多年时间,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240次载人飞行,把951人次的身影印在浩瀚太空。 今天,中国人将也要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出发!”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李继耐庄重地下达命令,刚劲有力的话语中蕴含着几多信任、几多期待。  “是!”  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杨利伟激动地和翟志刚、聂海胜相互握手拥抱,然后不停地向欢送的人群挥手致意。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伴着《歌唱祖国》的乐曲,大家挥动着手中的彩旗、气球为航天英雄送行。 1.“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环境描写,点明天气的寒冷,烘托出热烈的欢送场面,表明送行群众的热情。 2.最终选定杨利伟担任首飞任务的原因是什么? 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 3.第五段为什么要具体描写航天员走出问天阁的情景? 点明这次出征的不同寻常,突出做一名航天员的自豪和伟大。 4.文章为什么要提到美国和苏联、俄罗斯的航天情况? 是为了突出中国在世界航天事业上作出了具体贡献。 5. “从容而稳健的步伐”“微笑的神情”,表现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