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调研(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调研 ————仅以天津西青区为例 序:中国自古就有一句俗话:王者以名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千百年来这一传统理念一直在提醒着我们 “吃”的重要性。但是,在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当下,百姓 “吃”得提心吊胆了起来。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空前”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也不仅成为百姓吃得提心吊胆的“首要因素”,更是制约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有专家指出:食品安全问题是全世界所面临的问题,不只是中国的问题。这种观点不错,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那么当下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如何,具有怎样的“严重性”,又浮出哪些新的问题呢?为此,我们一行七人11月19日分别在西青当地高校、居民区以及附近街道对各类人群发放食品安全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以下就是我们经分析后对这一问题的一些浅显认识和看法…… 正文:从各类人群对所居住的城市——天津的食品安全总体评价来看,形势不容乐观:大约只有25.6%的人承认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但信心十足;却有足足65.1%的人对太多的问题而感到失望,所剩下的不足10%的人抱观望态度,无所谓。这样的调查结果对我们这些对社会抱有美好憧憬的大学生来说只能说是无奈的却也更是可悲的。窥一斑而知全豹,其实天津,其实中国可以不是这个样子的,也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只是,总有那么一些人总要为了一己私利而总要干出一些让国人痛心疾首的事。虽已尘埃落定,但想起来仍然不堪回首:2010年7月,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产自青海而原料来自河北;2010年3月19日,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而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100倍。2006年11月12日,由河北某禽蛋加工厂生产的一些“红心咸鸭蛋”在北京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以致全北京市范围内停售河北产“红心”咸鸭蛋;自2006年9月初开始,上海市发生多起因食用猪内脏、猪肉导致的疑似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这批来自浙江海盐县瘦肉精超标猪肉和内脏共导致上海9个区336人次中毒。一项项事件令人发指,一个个数字触目惊心。由此看来,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状况正如2011年5月5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所说“总体稳定向好,问题仍然不少”, 和中央所要求的、群众所期待的以及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可以说,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保持向好趋势。但是,在这种“总体趋好”的背景下,“毒奶粉”、“瘦肉精”、“毒豆芽”和其他滥用非法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问题破坏了“总体趋好”的和谐,接二连三的挑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影响我国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刺激我国消费者的脆弱心灵。这种行为为我广大国人所不齿并深恶痛绝,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单一因素促成的结果,而是来自围绕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以及食用一系列过程中生产者存在的违法操作、监督者的监督不力乃至于我们食用者自身淡薄的食品安全意识,这些看似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行为却都可能是过去一起起悲剧的罪魁祸首。在这份不起眼的调查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些:78%的人认为食品安全隐患来自于原料的生产加工环节,只有7.3%的人愿意相信当向有关部门投诉食品安全问题后会得到满意的处理,而居然有76.8%的人对09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食品安全法》不知道,60.5%的人在购买食品时无视食品安全QS标志…… 从中不难总结出几点小小的原因,正是这些原因,让多少人“谈吃色变”。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社会道德意识的弱化,企业责任心不强”,至少在我们七个大学生眼中是这样认为的。食品安全和道德建设其实联系得很紧密,也更现实。食品安全的无法保证,让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昭然若揭,而归根结底,都是社会道德建设的败笔所在。 奶粉不能有毒,食用油不能有害,饭盒不能损人健康,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知道的,这也是天下人所不容的事。然而,总有一些违法商贩乃至集团企业冒着受良心谴责的不安,还是任由出己手的食品祸害他人。缘由何在?不外乎,唯钱一字而已!大大小小的生意人,瞳孔里映射着钱,却没有一点点的道德感。熙熙攘攘的逐利者,心里盘算的只是成本,唯独没有羞耻心。社会道德严重蜕化,社会价值观扭曲颠倒,致使靠牺牲社会食品安全的牟利者缺乏道德约束。商业道德底线正在一步步地放低,利润的欲望被无限放大。能吃的越来越少,不敢吃的越来越多,为何食品中的道德含量越来越低?他们的所作所为,让我们不禁大声控诉:食品安全质量什么时候才能让人真正放心! 静下心来,认真地想一想,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其实也正在不断拷问着我们的政府……没错,制度不完善,职能不健全,执法力度不严,各监管部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