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法》债券规则的批判与重构-PKU.PDF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证券法》债券规则的批判与重构 洪艳蓉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 《证券法》中被边缘化的债券规则,已难以适应公司债券市场的 发展需要,更阻碍了其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应摆脱公司负债的管 制思维,赋予其发债自主权,并建立基于商业信用的市场化约束 机制。有必要修改《证券法》,包括建立债券发行注册制并辅以 禁止发债负面清单,反映公司偿债能力变化的信息披露制度,区 分自我保护能力的合格投资者制度并辅以金融中介的适当性义 务,保护投资者的债券受托管理人和债券持有人会议制度,更灵 活多元的债券发行、交易和登记结算制度,以及贯彻全程且统一 的债券违法违规处罚规则等,以规范并引导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证券法》修 改 ;债 券 规 则 ;市 场 化 ;统一立法 原文发表于《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3 期。 北大法律信息网/ 北大法宝/ 引言:债市大发展下停滞的债券规则 发行债券,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公司以商业信用为基础,承诺未 来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直接融资方式。根据融资优序理论,1债 券融资是公司首选的外源性筹资途径,优于银行信贷和发行股票。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债券是一国丰富公司融资渠道,推进利率市场 化,促进金融深化和分流金融风险,构建社会信用并完善多层次资 本市场的利器。也因此,自 200 4年尤其是2007 年以来,我国债 券市场一改波澜不兴的局面,在国家“积极发展债券市场”系列政 策的推动下,2获得长足的发展。据统计,3截至 201 4年底,公司 债券市场已累计为非金融企业筹集6.97万亿元资金;截止 201 4年 11月,公司信用类债券余额 11.42万亿元,债券已成为公司对外 融资的重要途径。 公司债券市场庞大的存量和众多投资者引发的种种问题,已超 出政策处理的范畴,需寻求长效法制的系统解决。但回顾债券立法, 2005 年 从 《公司法》移 至 《证券法》的债券规则,不仅固守计划 经济的管制思维,严格限制公司负债上限,忽视其未来偿债能力和 市场对风险的自我评判,造成债券市场实质安全与有效发展的矛盾 日益突出;而且, 《证券法》 (201 4年修订)中的债券规则寥寥 无几且多年未改动,其依附股票规则的边缘化状态难以满足为债券 市场发展保驾护航的迫切需求,更遑论肃正不端行为,统一债券市 场竞争秩序。有必要借《证券法》的修改,充分认识债券市场的重 要性,并顺应简政放权、回归市场的潮流,重塑债券市场规则。目 1 S Myers and M ajlu f, “ Th C apital Structur Puzzle” , Journal of Financ , J u ly , 1984,575-592. 2 例如,2004年 1 月 的 《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 出 “积极稳妥发展 债券市场” ;2011年 3 月 的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 出 “积极发展债券市场”等。 3 本文数据如无特别说明,主要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中央国债 登记结算公司、上海清算。 北大法律信息网/ 北大法宝/ 前我国存在三套公司债券规则和监管体系

文档评论(0)

Lxq36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