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中的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
艺术表现手法之一。所谓 “实”是指客
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实境,是
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
分。所谓 “虚 “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
情感、设想、梦境,是通过诗人主观想
象得到的部分。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
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融合。
典诗歌历来追求 “虚”与 “实”的完美
结合。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
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
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
也。”可见虚实结合得好可以使诗意蕴
藉含蓄,有 “飞动之趣”。又可以大大
丰富诗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为欣赏
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使其获得充盈
的审美趣味。虚实结合的形式多种多样,
就方法而言,有详写为实,简略为虚;
具体为实,抽象为虚;写景为实,抒情
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当前为实,
追忆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己方
为实,对方为虚;客观为实,想象为虚
等等。本文拟就常见的几种表现形式作
初步的探讨。
1、详写为实,简略为虚。详写可以
细致入微,如在目前,略写则给人留下
无尽的想象空间。比如贾岛的《寻隐者
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此诗中,
实写作者与童子的对话,而诗人 “问”
的内容却省略掉了,采用虚写。隐者是
什么样子,采药去了哪里,多久回来都
没有介绍。但山峰高峻,云海茫茫,童
子天真纯朴,隐者仙风道骨,诗人寻访
隐者时平和的心情与闲雅的态度,则是
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来补充的。诗歌通过
虚写给我们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读
诗时我们通过补充(即想象)能得到美
妙的审美愉悦和享受。
2、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抽象的情
况大致可分为哲理和志向二端。
①哲理为虚:在诗歌中,抽象的哲
理往往通过具体的事物形象表现出来。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
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
一层楼。”此诗中,作者登楼所见的具
体形象为实,抽象的说理为虚。前二句
写登楼所见万里之广阔景象,使人视界
为之一开,精神为之一振,是实写。后
二句突出变化,表现了积极向上、奋发
进取的精神和想看得更远就必须站得更
高的生活哲理,是虚写。实中存虚,虚
实结合,读来意趣盎然。 又如朱熹的《水
口行舟》: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
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
绿水多。”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是实景;
诗人在绘景叙事中又蕴含了人生的哲理:
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的,
青山绿树总是永恒的,一切美好的事物
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抑。这哲理便是虚。
把抽象的人生哲理寓于具体的写景、叙
事之中,虚实巧妙地结合起来,可谓天
衣无缝。
②言志为虚: “诗言志”被认为是
我古代诗歌理论的总纲领。但是志向是
抽象的,也需通过具体物象来表现。比
如王安石的《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此诗中,诗人实写梅花凌寒独自开放,
暗香悠远的景象,间接地表达了对梅花
高洁精神的赞美,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
想。 再如李忱的《瀑布》: “千岩万壑
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
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诗中描写了
雄伟壮观而最终历尽坎坷奔向大海的瀑
布形象,这是客观的景物,是实。而诗
人在这首诗中寄托了自己决不满足于现
状,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思
想,这是言志,是虚。用虚写言志,达
到实中存虚,虚实结合的效果。
3、写景为实,抒情为虚。我国古典
诗歌讲求 “含蓄蕴藉”,情感通常不直
接表达,诗人们往往用“化景物为情思”
(语出宋代范文《对床夜语》)的写法,
间接地表现出来。比如李白的《黄鹤楼
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
见长江天际流。”后二句字面上看字字
写景,实际上饱含着对朋友的依依惜别
之情。通过实有的景物来表现虚化的情
感,是虚实结合的常见形式之一。 又如
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中用具体的
事物——绵绵不绝的江水,来比喻亡国
之恨的深长。贺铸在《青玉案》中借用“一
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
雨”三个具体可感的形象,极言愁苦的
多、长、大,写出了心中的无限伤感和
难以排遣的苦闷。景物是实,抒情是虚,
化虚为实,变无形为有形,读来极具感
染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英语AI辅助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课件.pptx VIP
- 链家大区商圈经理述职.pptx VIP
- 2025年天津市农机拆解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反对本本主义》课件.ppt VIP
-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小鞋店》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pdf VIP
- 卫生政策学 期末复习小抄.docx VIP
- 房地产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pdf VIP
- 电力系统北斗短报文业务消息报文传输流程、消息报文编码示例.pdf VIP
- 考研题库 《认知心理学》(第7版)(真题 课后习题 章节题库 模拟试题).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