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阅读答案附译文劝人向善的古文0001.docxVIP

《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阅读答案附译文劝人向善的古文000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阅读答案附 译文劝人向善的古文 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用约而 为德;善取者,入多而无怨。 赵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左右曰: “晋 阳之难,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 ”襄子曰: “晋阳之围,寡人 社稷危,国家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唯赫不失君臣之礼。 ”故赏 一人,而天下为忠之臣者莫不愿忠于其君。此赏少而劝善者众也。 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曰: “子之誉日闻吾耳,察子之事, 田野芜,仓廪虚,囹圄实。子以奸事我者也。 ”乃烹之。齐以此三十 二岁道路不拾遗。此刑省奸禁者也。 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阳, 野人方屠而食之。穆公曰: “夫食骏马之肉,而不旋饮酒者,伤人。 吾恐其伤汝等。 ”遍饮而去之。处一年,与晋惠公为韩之战,晋师围 穆公之车,梁由靡扣穆公之骖,获之。食马肉者三百余人,皆出死 为穆公战于车下,遂克晋,虏惠公以归。此用约而为德者也。 齐桓公将欲征伐,甲兵不足,令有重罪者出犀甲一戟,有轻罪者赎 以金分,讼而不胜者出一束箭。百姓皆说,乃矫箭为矢,铸金而为 刃,以伐不义而征无道,遂霸天下。此入多而无怨者也。 故圣人因民之所喜而劝善,因民之所恶而禁奸。故赏一人而天下誉 之,罚一人而天下畏之。故至赏不费,至刑不滥。孔子诛少正卯而 鲁国之邪塞;子产诛邓析,而郑国之奸禁。以近喻远,以小知大也。 故圣人守约而治广者,此之谓也。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此赏少而劝善者众也 劝:劝告 b .社稷危,国家殆 殆:危险 c .子以奸事我者也 事:侍奉 d.穆公追而及之歧山之阳 阳:山的南面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 层次为 b 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 a 解析:劝:勉励。 【思路点拨】这类题的解题步骤:第一步,审题。看要求是选正确 的还是选不正确的。第二步,对有把握的选项迅速作出判断。第三 步,借助方法,主攻难点。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a .赵襄子围于晋阳 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 b .入多而无怨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c .唯赫不失君臣之礼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d .铸金而为刃,以伐不义而无道 以其无礼于晋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 层次为 b 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a项都是介词,表 在”。b项连词, 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c 项结构助词 “的”;动词,可译为 “到达 ”。 d 项目的连词, “用来”;介词, “因为”。 【思路点拨】解答虚词题的思路:①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② 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③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 加以代入、确认。 “善用赏罚 ”做法的一组是②天下为忠之臣者莫不愿忠④齐以此三十二岁道路不拾 “善用赏罚 ”做法的一组是 ②天下为忠之臣者莫不愿忠 ④齐以此三十二岁道路不拾 ⑥讼而不胜者出一束箭 ( ) ( 3 分) ①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咼赫为赏首 于其君 ③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 遗 ⑤遍饮而去之 a .①③⑥ 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 c 级(表达运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①是善掌之举;③是善罚之举; ⑤野人盗马,本该罚,却施与恩义,因此也是善罚这举。②是善赏 之果,非 做法”;④是善罚之果,也非 做法”。⑥与赏罚无关。 【思路点拨】这类题设题方式有: 1.错位信息。这是咼考设错常用 的形式,常常是非此人的行为当作了此人的行为,非此时间的事情 当作此时间的事情等。 2.错解词语。有些信息选项是直接对文中某 些存在重点词语的句子的间接翻译,表述时将重点词语的意思故意 弄错。 3.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强加了这种关 系或将这种关系倒置。 4.无中生有。原文中没有透露这种信息而无 端地增加了这种信息。 5.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察子之事,田野芜,仓廪虚,囹圄实。( 5 分) (2)故圣人守约而治广者,此之谓也。( 5 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 为 b 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 1)考察你的政绩,你辖内的田野荒芜,仓 库空虚,监狱里关满了人。 (2)因此圣人遵循简约的法则却能够办理好许多方面的事务,说的 就是这样的事。 解析:( 1)注意 : “子”第二人称代词,你; “廪”仓库; “囹圄” 监狱; “实”满;各 1 分,句意 1 分; (2)注意:“约”简约,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