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鉴赏》王步高txt下载.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宋诗词鉴赏》王步高 txt 下载 【篇一:《唐宋诗词鉴赏》王步高 txt 下载】 .、八 、一 前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文精神是特别重视的。我国古老的经典 《周易》说: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贲 彖辞》)意思是说,观察人类文明的进展,就能用人文来教 化天下。可见我们的老祖宗已经非常注重对人的人文精神的教化了。 所谓人文教化就是用人文精神来教育人。那么,人文精神从何而来 呢?照《周易》看,它是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积累起来的,也就是 说,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积累了许 多宝贵的人文精神教化的经验,例如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 子所说: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 也。 (《论语 述而》)不修养德行;不讲究学习;听到符合道义的话而 不能跟着做;有了过错而不能改正,这些都是孔子所忧虑的。孔子 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对我国古代 人文教化 的很好的总结。我们的人文 精神是什么?我想,就是要讲道德,讲学习,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 道义,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 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我们必须看到,科学技术虽能 造福人类社会,但也可能严重地损害人类社会。今天,许多事实已 经证明科技的发展并不一定都是造福人类的;那么,我们如何引导 科学技术的发展呢?就是要用人文精神来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也就是孔子说的,我们应该努力做到 修德 、 讲学 、 改过 、 向善 修德 并不容易,那必须有崇高的理想,有为人类长远利益考虑的胸 怀。 讲学 同样不容易,它不但要求要天天提高自己,而且要负起人文教 育的责任。 改过 ,人总是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问题是要勇于改正错误,这样 才可以不断前进。 内容概要 本书选入唐化诗人 68 家,精讲诗作 45 首,泛读诗 122 首,宋代诗 人 41 家,精讲诗作 19 首,泛读诗 64 首,精讲词作 42 首,泛读词 79 首,共计诗人 109 人,诗作 254 首,词人 74 家,词作 158 首。 较之唐宋诗词的总量来说,仅是挂一漏万,但是加上中小学及《大 学语文》所学,已有千首,如之课外阅读,学生可以具有较高的文 学素养,可以为其一生的事业助一臂之力。 作者简介 王步高( 1947- ),江苏扬中市人, 1969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 曾任中学教师、校长十余年,文革中历约磨难, 1984 年获可林大学 硕士学位,后成为南京师范大学唐圭璋的博士研究生,曾出版 社任 编辑七年。 1994 年起为东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至今。 从事古典诗词研究与教学,著有《格溪词校注》等著作及教材有三 十多种,共 1700 余万字。主编的《梅溺爱词校注》十五规划教材并 获全国高校教材优质头发,主编刊物二种,长于诗词的创作,为 《东面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江苏作害协会会员。 书籍目录 唐诗 骆宾王 在狱咏蝉 陈子昂 感遇 杜审言 和晋陵陆函早春游望 沈* 期 独不见 张九龄 望月怀远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 祖咏 望蓟门 李颀 送魏万之京 崔颢 黄鹤楼 王昌龄 长信秋词 储光羲 钓鱼湾 王维 使至 塞上 积雨辋川庄作 汉江临眺 李白 送友人 关山月 长相思 高适 送李 少府贬峡中王少府长沙 岑参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杜甫 丽人 行月夜 江村 闻官司军收河南河北 刘长卿 长沙过贾谊宅 ……宋诗唐 五代词宋词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首四句)从塞外说起。(次四句)叙其所遇,无非苦境。(末四 句)叙其出征不能回者。(总评)此篇三韵两转,中间四句,极状 塞外悲凉之境。一句一意,读之如亲历其境。(王文濡《唐诗评注 读本》卷二) 【赏析】 《从军行》本乐府古题,多描写军旅生活。 本诗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写边塞征戍生活之艰辛,讽刺统治者 轻启战争。此诗借《从军行》旧题,以古喻今,借汉讽唐,故加一 古 字。 诗之前四句虚实结合,写士兵们紧张、单调的生活。烽火台是战争 的象征,白天举烟(狼烟),夜晚举火,此处 白日 、 黄昏 也应理 解为互文,不可解为白天 、晚上 ,而是日夜 。或登山或傍水,随时 准备打仗,随时将纵马奔驰。大漠一带除了风沙,将士夜间唯一相 伴的只剩下单调的报更的刁斗。上三句近于实写,第四句用典,当 年刘细君公主出塞时尚且赖琵琶抒发自己幽怨之情,将士们难有那 样的闲暇与情调,但思乡怀归的抑郁幽怨之情却是相似的。 野云以下四句是写戍边将士们的艰苦生活。天苍苍,野茫茫,万里 戈壁滩上却很少人烟,找不到一座城郭,显然士兵们也只能住在帐 篷之类的临时住所中,而且气候恶劣, 雨雪纷纷。每到夜间,听到 此地飞过的大雁的鸣声都显得分外哀伤,本地的居民也常常怨恨泪 落,何况来自中原的从军者呢?最后四句把军人的伤怨之情推到近 乎绝望的境地。边地艰苦,而又归家无望,玉门关犹被阻塞,只能 跟随将帅去拼死战斗,最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