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月》阅读答案及赏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湘月》阅读答案及赏析 【 湘月】 龚自珍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 茫无际。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乡亲苏小,定应笑我 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罗袜音尘何处觅,渺 渺予怀孤寄。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两般春梦,橹声 荡入云水。 【注】龚自珍,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他对清朝的思想统治不满,不愿和统治者合作,终于在战争前一年 辞官回家。该词作于嘉庆十七年( 1812 )盛夏,龚自珍由京城返回 故乡杭州时。 (1)词中 “两般春梦 ”指的是什么? (2)下阕首句的写景有什么特点?请加以具体赏析。 【 参考答案】 (1)指的是 “屠狗功名 ”和 “雕龙文卷 ”两种人生追求。 (2)借景抒情,用一片日薄西山、惨淡萧条的景象来表现现代 的黑暗、心灵的苦闷。 【 赏析:】 龚自珍词作 “笑咏风花殿六朝 ”,开一代风气之先,也应是功不 可没的。《湘月》即是龚词中的代表作。 该词作于嘉庆十七年( 1812 ),龚自珍由副榜贡生考充武英殿 校录,在此之前他屡试科举而不中。三月,侍其父龚丽正离京出任 徽州知府。四月,陪其母到苏州探望外祖父,并与表妹结成伉俪。 其后携新婚之妻返回故乡杭州。 开篇就点明了上述背景,但不说重游西湖,而是富有诗意地说 成是 “天风吹我 ”,堕落到 “湖山一角 ”,构思新颖独特,气魄不同凡 响。一个 “吹 ”字也暗含了作者从遥远的北国重归故园的艰辛与喜悦。 龚自珍于乾隆五十七年( 1792 )出生在浙江省仁和县(今杭州), 后随家长期生活在京城。 “曾是东华生小客 ”即点出了从小旅居北京 的情景, “东华”,以北京紫禁城东华门指代京城。 “生小 ”,犹言小 时, “客”指旅寄客居。自珍返回故里,已是 21 岁,虽说少年的时光 不可追寻,但新婚燕尔、又值意气奋发之时,本应是喜悦满怀、春 风得意,却为何发出 “回首苍茫无际 ”的慨叹?此正道出了作者长期 蓄积的愁苦。龚自珍出身于官宦之家,外祖父段玉裁是著名的文字 学家,自小鼓励其 “努力为名儒,为名臣 ”,并教其 “以经说字,以字 说经 ”,然而自珍所处的嘉庆、道光时期,政治极端腐朽,专制的封 建制度使得中国出现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的消沉面 貌。自珍纵抱有李白一般的 “相与济苍生 ”的远大志向,但生不逢时, 又不被重用,只做了一个校勘图书的小官吏,因而新婚的喜悦与重 归故园的激情都不能冲淡内心的苦闷。泛舟浩渺的西湖,茫茫天水 间,更感自身的渺小与无为,一腔忧思只能融进 “苍茫无际 ”的湖光 山色里。 “萧”、 “剑”是龚自珍诗词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两个意象。 “箫”、 “剑 ”对举的诗句在他的创作中俯拾皆是。如《又忏心一首》: “来何 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 ”《秋心》: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 满东南几处箫。 ”《纪梦七首》: “按剑因谁怒?寻箫思不堪。 ”而 《丑奴儿令》词中 “沉思十五年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 与剑名 ”的句子更是集中地道出了作者性格特征中极为矛盾然而又是 和谐统一的两面。 “箫 ”是古典诗歌中极富脂粉味的意象,充满儿女 之间的相思柔情,寄寓着绵绵的幽思与哀怨,而 “剑”又是极具阳刚 之气的兵器,象征七尺男儿的豪情壮志。一柔一刚,一张一弛,增 强了诗歌的表现力。龚自珍的思想是出入于儒侠之间的,他期盼积 极入世,胸怀改革变法的宏图远志,但更多的时候却又是孤独悒郁 的,常在佛学、音乐中寻找人生的寄托。 “萧心”与“剑名 ”正是作者 人生境遇的真实写照,诗人曾在《漫感》一诗中诉说了这样的心声: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 五年。 ”哀婉的 “箫声”与狂放的 “剑骨 ”也同时构成了龚词绵丽而不消 沉、豪放而不悲切的艺术风格,谭献在《复堂日记》中因而说其词 “绵丽飞扬,意欲合周(邦彦)辛(弃疾)而一之 ”,可谓十分的切 中肯契。 结句在激情的跌宕后,又复归为平静。 “两般春梦,木虏声荡入 云水”,“两般春梦”当指的是“屠狗功名 ”与“雕龙文卷 ”两种人生追求, 在龚自珍的眼中,它们只是过眼的烟云,随着桨橹的摇曳声摇荡进 苍茫的湖水中,作者的梦幻与愁绪也在这样的尾声中飘向天水之间。 该词在挥之不去的悒郁与忧伤中结束,也暗示了作者在当时是无法 寻找到符合人生理想的政治出路的。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