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章 有机元素 定量分析教学目的1.理解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意义;2.了解元素定量分析的方法;3.掌握碳、氢、氮、卤素、硫等元素测定的基本 原理及基本方法;4.掌握元素定量分析的结果计算。7.1概述 元素定量分析:测定有机化合物组成元素含量的科学。一:元素定量分析目的A.确定有机化合物组成; 常用于新合成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是天然提取物的分析,是确定其结构的必需一环。 B.确定有机组分含量; 常见于无合适分析方法或分析方法繁琐的化合物含量测定,此时可利用其所含有的某一特征元素,通过测定其含量而折换成该化合物的含量。 二;分析对象 常见元素:C、H、O、N、X、S、P 氧易从环境中带入,很难准确测定,一般采用测定其它所有元素含量,然后从100%减去这些数值而得。 三:基本步骤测定有机物元素 的 三个步骤三:基本步骤 A.试样分解:将复杂化合物分解为各元素的常见化合物; 采用方式有:干法分解——燃烧法 湿法分解——消化法(用浓H2SO4或 H2SO4+HNO3)B.消除干扰组分:视具体情况,采用分离或掩蔽手段消除。C.测定:化学法、物理法或物理化学分析方法测定。 1432碳和氢的测定卤素的测定硫的测定氮的测定7.2元素的测定7.2.1碳和氢的测定 C,H,有机物基本元素,常用干法分解。 样品+O2 在催化下燃烧,生成CO2、H2O:碱吸收、干燥剂吸收。然后用重量法定量。即W2-W1测定的关键因素: A.样品燃烧必须完全:充分O2,良好催化剂。 B.干扰组分的消除。确保其它元素燃烧的产物不被吸收:7.2.1.1试样的燃烧分解 催化剂:常用AgMnO2(二氧化锰和Ag),Co3O4(可逆氧化剂) AgMnO2:混合物,非化合物, AgMnO4→ Ag + MnO2 +O2 其中Ag为单质,均匀分散在MnO2中,很活泼,吸收S、X元素的能力很强。 MnO2:催化氧化 ,在400-500℃时催化能力强,600℃,催化效能降低。Co3O4:类Fe3O4结构,具有很强氧化性,适用温度范围广,尤其较低温度下催化能力很强,但吸收S,X的能力较弱。 二者联用,取长补短。协同作用,有利于碳氢的测定 燃烧过程:试样+铂舟(石英舟)中以6-8ml /min O2流将试样带入500±50℃的催化剂燃烧管,使用使之充分燃烧后吸收。 7.2.1.2一般干扰元素消除 弱酸性中性、强极性CO2H2O NO2SO3 HXCHONSX酸性、氧化还原性燃烧AgMnO2有机物Ag2SO4 (s) AgX(S) 7.2.1.3燃烧产物测定(1):吸收剂A.吸水剂:CaCl2,CaSO4,硅胶,P2O5,Mg(ClO4)2。 常用Mg(ClO4)2 特点:吸水快,容量大,60%自身重,吸水后体积缩小,不会堵塞,非常理想的吸水剂。 B.CO2吸收剂 酸性气体,故应采用碱性吸收剂。 碱石棉:用浓NaOH溶液浸泡后的石棉,干燥后粉碎成20-30目的颗粒。其中石棉作为支持介质,以免吸收后堵塞。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由于NaOH 吸收CO2,同时生成水,这部分水是否需要保留在该吸收管中? 必须保留在该吸收管中,否则吸收管增加的重量小于所吸收的CO2的重量。由于可能让氧气吹走,故吸收管后段要填充部分Mg(ClO4)2。C.NO2吸收剂 由于NO2非测定对象,不应在以上两支吸收管吸收。如何避免NO2在这两支吸收管被吸收而干扰测定? 在适当位置用只吸收NO2的吸收剂将其吸收。 活性二氧化锰,酸性还是碱性氧化物? MnO2.H2O + 2NO2 → Mn(NO3)2 + H2O 对后续测定有无影响?此吸收管应在什么位置?(2):吸收顺序 燃烧后气体有CO2、H2O、NO2、O2。Mg(ClO4)2 只吸收水,不吸收酸性气体,在前。 碱石棉吸收CO2,H2O,NO2,故在后,为避免NO2干扰CO2测定,应前置NO2吸收管(活性MnO2),即水合二氧化锰,起吸收作用。燃烧Mg(ClO4)2MnO2.H2O∣Mg(ClO4)2碱石棉∣Mg(ClO4)2 操作要点:(1)装置不能泄漏;(2)O2不能太快;吸收不完全。(3)O2不能太慢,时间长,燃烧不完全。通常35~50ml.min-1 7.2.1.4 仪器装置经典的燃烧分解测定碳和氢的装置,主要是有一系列燃烧管和吸收管组成。填充物:银丝、石棉网和高锰酸银的热解产物测定时:将试样放入铂舟或石英舟中,再置于石英管中进行燃烧分解。水吸收管:无水高氯酸镁、管的两端以薄石棉加以固定。二氧化碳吸收管:依次填装石棉、碱石棉、石棉、无水高氯酸镁、石棉。氮氧化合物吸收管:依次填装石棉、二氧化锰、石棉、无水高氯酸镁、石棉1、马氏瓶装满水,对仪器提供温和负压,使气体容易流过。当系统内压减少时,可防止空气进入吸收管。2、作为系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43∕T 140-2023 造林技术规程 .pdf VIP
- 2025广东汕尾市海丰县纪委监委招聘政府聘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飞机构造基础 液压源 液压源的组成(二).pptx VIP
- 正元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系统用户手册(Zyspps Ver5.0).pdf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2版) 茆诗松全套PPT课件.ppt
- 瑶族舞曲(管弦乐)总谱.pdf VIP
- DCS控制室全操作规程.docx VIP
- 爱立信5G四期产品及建设方案介绍.pdf VIP
-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教学课件(新教材).pptx
- 《汽车鉴定与评估》全套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