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谱倡议书[4页].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家谱修谱倡议书 各位宗亲、各位族人: 大家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体现了我氏家族的兴旺发达,增强了 氏家族的凝聚力,展现了我 氏家族同心同德。 古人认为,人生有三件大事,这就是修缮族谱、建立宗祠、保护祖坟。修纂族谱和建祠修墓是宗族的头等大事,邦国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自古而然。邦国无史,无以识其兴衰;地方无志,无以证其沿革;家族无谱,无以考其世系。国盛修志,族旺修谱。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记一国之事迹,谱叙世代之源流。”无家史,族无根;根不茂,族不兴。宗谱是记录家族组织活动的档案材料,透过族谱,不但可以追溯本姓的根源世系,还可以看到变幻的历史风云以及跌宕起伏的人世沧桑。故而修谱可以“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可以敦亲睦族、扬善惩恶,可以发扬传统美德、尊祖敬宗、教化后代、促进社会和谐,更是延续人文、传承文化的德行善举。家族中有宗谱,家族成员都按字辈命名,虽历经多年或远隔千山万水,同一家族成员均能按照家谱论出辈分高下和亲疏来,所以宗谱是家族的“传家宝”。 茫茫史海,你的历代先祖是谁;华夏沧桑,先祖历史上经历过那些荣耀和磨难;方圆大地,你的根在那里;宗亲聚会,你的辈分是多少,孰长孰幼;等等,要回答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只有通过编修家谱来解决。 修谱联宗睦族已成为我们家族生活中当务之急,以修家谱而考世系,溯本源,明人伦,别长幼;以修家谱而寻根访祖,追念先辈美德,继承祖宗遗训,光达前人业绩,传我族根源;以修家谱而沟通宗亲,团结族人,昭示后生,兴丁旺族。修好家谱,等于为子孙留下一笔永久享用之精神财富。宋代名贤欧阳修说:“三十年不修谱,谓之不孝”,难道我等甘作家族的不肖子孙吗?吾辈今日不修谱,三代以后谁识君?现在,我们家族人丁兴旺、各行各业人才济济,拥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已具备续修缮我氏族谱的条件,为此,我们倡议:我氏族人立即行动起来,立即修缮《 氏族谱》! 以往修编族谱,是一项浩繁的工程,非朝夕之间能够完成。通过接触【民族家谱】的电子家谱后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流芳百世。【民族家谱】采用计算机技术来替代传统的纸制续谱方式,充分运用新载体互联网修纂与传承家谱,已经成为当今修谱的崭新课题。而且电子家谱,使用方便,易于传播,可将家谱数据,供多人复制或打印使用;通用性好,姓氏的老家谱,均能转换为“电子家谱”,也可新篆写家谱;记载浏览各种图文资料,甚至可以把声音和视频添加进去,在记载方式上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为家谱修纂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虽然 【民族家谱】提供了现代化科技,为修谱提供了很多的方便,降低了修谱的费用。必将还要耗费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希望我们广大 族人发扬崇尚族亲、爱家爱祖的精神,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极为修编族谱做出应有的贡献。 修谱资金的筹集,按照我氏族人 元/人收取,捐款秉持自愿之 原则,凡捐款500元者,赠新续族谱一部并载入功德名录;凡捐款元者除载入功德名录外再登录个人照片一张;凡捐款元以上者,再加登录个人简历。凡捐款10000元以上者,除享受前列待遇外,再登录个人传记一份。 宗亲们,此次修谱,功在当代,惠及子孙,望大家同心同德,尽自己应尽之责,修编《 氏族谱》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功业,希望广大族人同舟共济、人人参与、广泛宣传、集思广益,共同完成本次族谱修缮工作,以告慰 氏先祖,昭告 氏后代。 特此倡议 氏宗亲修谱理事会 年 月 日篇二:李氏宗谱三次续修倡议书 四川省筠连、珙县、宜宾三县锡坑李氏族谱 三次续修族谱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族亲长辈、兄弟姐妹、以及侄辈后裔你们好; 族谱是记载人类文明、族系发展、家族沿袭、宗亲血脉传承的瑰宝,对提升和弘扬我锡坑李氏家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族谱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载体,作为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在对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和经济学均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除了可以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之外还可为我们提供追本溯源寻根问祖依据,可以让我们尊祖,敬宗,睦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族谱,一直延续至今,已成为各氏族历史发展必修之物。 我四川省筠连、珙县、宜宾三县锡坑李氏宗族,原籍广东省嘉应州长乐县锡坑甲(即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锡坑镇),清乾隆五年,(即公元一七四一年),我族(入川)始祖李良训公妣率子李绍清、媳赖氏、孙李林茂、李林佑举家六人从嘉应州取道入川,距今已有二百七十多年历史,繁衍后昆十二代,初步估计族员已近千人,族人分布四川省筠连县(城关镇、巡司镇、腾达镇街村、腾达镇泉水村、腾达镇龙井村)、珙县(沐滩乡付家坝、巡场镇、洛表镇、上罗镇)等地。 我筠珙宜三县锡坑李氏一族自入川始祖李良训珙自清乾隆入川之后已近三百八十余年,,其子孙繁衍人口已近千; 我族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97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