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暑假专题检测试题4.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教学内容: 暑假专题一一常见修辞方法的运用 [学习过程] 一、修辞的类别及特点: (一)比喻 概念 比喻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 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 的修辞。比喻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 比喻关系的标 志性词语)组成。 构成比喻的必备条件 (1) 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 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下面几处情况,虽有喻词, 但不是比喻。 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 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想像。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 烂漫的少年时代。 表示举例。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 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 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比喻的种类 (1) 明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 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明喻的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蚩 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 (2)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 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 这里是花的海洋。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二幅青绿山水画。 (3) 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 代乙。 例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座一座,长虹飞架 (二)借代 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 辞方法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借代的种类 (1) 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 一个老娘。 (2) 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 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_ 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4) 部分代整体。例如:前面来了一队红领巾。 运用借代需要注意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 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不能同时出现。 (三) 比拟 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 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 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 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种类 (1) 拟物。例如:遭到我军的迎头痛击后,敌人夹着星巴逃跑了。 (2) 拟人。例如: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_ 着懒腰.抹着眼睛。 (四) 夸张 概念 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 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修辞方式。 种类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 的夸张形式。如:燕山雪花大如席。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 的夸张形式。如:可是当兵一当三四年,打仗总打了百十回吧,身丄_ 一根汗毛也没碰断。心眼小的跟针鼻似的。 运用夸张需要注意 夸张不是浮夸,要有现实生活基础。如下面的夸张就不合情理: 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 张。 对偶 概念 对偶是用数字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 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种类 正对。上下两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或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低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反对。上下两句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对偶形式。如:谦受益, 满招损。 串对(流水对)。上下两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 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排比 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 内容相关,语气一致 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 修辞方式。 种类 并列性排比。从几个方面表达一个事物,一种思想,句间 呈并列关系。 女口: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 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 丽和宽广。 承接性排比。各排比项先后有序,相互承接。 女口:你要面对红旗回答一一你是否为保卫红旗而生亠为保卫红 旗而战,为保卫红旗而贡献了问心无愧的一生 (七) 设问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的修辞 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 启发思考。如: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 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八) 反问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 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如:①就说蒋祝英吧,已经经过了

文档评论(0)

157****5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