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音乐的代表剧种及艺术特征.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 戏曲音乐的代表剧种及艺术特征 一、昆剧 (一)概述 昆剧,又称昆曲,是采用昆腔演唱的单声腔剧种,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优秀的剧种之一。我国戏曲艺术的许多特征和音乐、表演中的程式大都由昆剧定型并一直流传至今。作为中国戏曲的鼻祖,昆剧形成了“唱、念、做、打”综合表演的基本模式,戏曲的综合性在昆剧中得到了完善的展示;在舞台表演、演唱技术等方面达到了极其精致的程度,形成了一套严谨的理论,昆曲的声乐理论著述,至今对我国的戏曲声乐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昆剧在剧本、曲谱等方面的保存数量也是最多、最系统的,仅在《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中就有4466个曲牌。而至今仍使我们可以见到部分元杂剧的音乐样貌,则是昆剧的另一功劳。正是由于昆剧的这些深厚传统,使它对很多剧种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为此,它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乳”。 昆剧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演出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等。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二)昆剧音乐 1.曲牌的音乐及唱词特点 昆剧的音乐属于曲牌体音乐体制。它是由许多独立的曲牌按照戏剧需要联缀而成。 它的曲牌来源包括:各地山歌、小调、杂剧、唱赚、诸宫调等,甚至还包括一些外来的曲调。在昆剧的曲牌中,一部分是只有音乐、没有唱词的“伴奏曲牌”,如:[小开门]、[万年欢]、[柳青娘]、[柳摇金]、[节节高]、[大四景]等,它们是用于渲染气氛或配合演员身段动作。其余大部分是带歌词的“唱腔曲牌”,如:[朝天子]、[端正好]、[粉蝶儿]等。这些唱腔曲牌的文体是长短句,词格非常严谨,试举三例,详见下表: 曲牌名称 词格句数 各句字数 备注 [朝天子] 十一句 2,2,5。7,5。4,4,5。2,2,5。 [端正好] 五句 5,5,7。7,5。 [粉蝶儿] 八句 4,7,7。3,3,4。4,7。 2.板式 板式,即板眼形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节拍形式。在戏曲音乐中一直是板和鼓击拍,而板用于强拍,所以强拍叫做“板”,其余称为“眼”,合称为“板眼”。 昆剧的板式详情见下表: 板式名称 板眼数 实际节拍 备注 散板 无板无眼 自由节拍 流水板 一板无眼 1/4 一眼板 一板一眼 2/4 三眼板 一板三眼 4/4 赠板 两板六眼 8/4 3.昆剧的演唱特点 昆剧从魏良辅改革“水磨调”开始,就一直很注重演唱的精雕细琢,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演唱方面已经极为考究。首先,在嗓音运用上,旦角一般用假声(小嗓);生、净用真生(大嗓);小生真假结合(大、小嗓)。其次,在咬字上,要求将每个字的声、韵母都清晰的拼出来,每个字的“头、腹、尾”都必须在出、转、收、归四个方面加以气息控制,即所谓“反切”。昆剧演唱在气息运用上讲究“直、纯、圆、清”,即出字直、出音纯、收音圆、字韵清。昆剧还有许多装饰性的唱法,常用的有“掇腔”(又称撮腔)、“叠腔”、“带腔”、“擞腔”、“罕腔”、“挑腔”、“霍腔”、“豁腔”等。 4.乐队编制 昆剧的乐队编制与其它剧种不同,使用的乐器有鼓板、曲笛、箫、大小唢呐、三弦、二胡、月琴、琵琶、板鼓等,曲笛为主奏乐器。它同其它剧种不同的是除鼓板外,其它打击乐器基本不用,这是它形成雅化戏曲特点的重要因素之一。 5.昆剧中的南北曲 南曲与北曲虽同属昆剧,但在多年的融合中,演唱、伴奏都趋于一致,但由于受南北地域文化的影响,它们还是有区别的,即魏良辅在《曲律》中记载的“北曲以遒劲为主,南曲以婉转为主”,具体区别如下: (1)北曲以七声音阶为主,曲调高亢、雄健,多用四、五度以上的大跳进行,曲牌字多腔少;南曲则多以五声音阶为主,曲调婉转细腻,旋律多为级进,曲牌字少腔多。 (2)北曲语音多受北方话影响,没有入声字,使用“中原音韵”,一出戏使用一韵一调唱到底;南曲则使用“洪武正韵”,有入声字,语言接近苏州方言,戏中换调换韵不限。 (3)北曲一般只用独唱这一种形式,且在一出戏里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只有说白,不能唱;南曲则用独唱、接唱、同唱(二人)、合唱(即齐唱)、独唱接齐唱等多种形式演唱。 (4)北曲里武打剧目较多;南曲则侧重文戏。 (三)作品赏析 汤显祖及《牡丹亭·游园》 汤显祖(公元1550—1616年),明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显祖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12岁的诗作即已显出才华。14岁补县诸生,21岁中举。这时,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26岁时刊印第一部诗集《红泉逸草》,次年又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