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包装前沿发展新动向
市场经济下,随着产品种类的多样化,产品包装的功能越来越细化。作为产品信息的主要载体的产品包装,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消费者在决定是否选择某种产品时,除了产品信息以外,已经不仅仅只局限于产品包装装潢产生的视觉冲击,更注重产品包装材料的表面材质和嗅觉刺激。德国科伦一家研究所通过调查发现,60%以上的消费者在几秒钟内会确定是否购买该产品,其判断因素除了简单的产品信息以外,包装设计结构、色彩、包装材质、味道因素的影响也日益明显。正是因为消费者对包装追求的不断提升,新的包装材料才得以不断地应用于产品包装。一、可食性包装可食性包装是一种十分热门的绿色包装。目前在药品包装、食品包装等方面,可食性包装材料受到普遍关注与重视。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不少产品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产品包装。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制成功的由蛋白质、脂肪酸、淀粉复合型薄膜就是一种可食性包装膜,根据不同需要,将不同配比的蛋白质、脂肪酸和淀粉结合在一起,就可以生成不同物理性质的可食性薄膜,而且包装膜的脂肪酸分子越大,分子结晶程度越高,缓阻水分逸失的性能也就越好。日本一家公司则以豆渣为原料制成一种可食性包装纸。其特点是用热水一泡便溶化,不用撕开包装,不仅方便,而且还有一定的营养价值。目前德国正在研究用玉米淀粉和乳酸为原料制成可食性包装,由于这两种原料非常丰富,而且成本低廉,完全符合“4R+1S”,因此这种包装材料也必然将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市场经济和绿色包装进程的发展,这类原料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可回收再利用的新型材料必定会成为包装材料开发和研究的热点。二、智能包装另一种比较新潮的包装方式是智能包装,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使产品包装能够自动达到保护产品的包装方式。变色包装就是一种智能包装,通过包装材料颜色的变化来显示产品质量的改变,在包装材料内加入适量特殊的化学元素,例如铁元素,当铁氧化至一定程度时,便会发生颜色的变化,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并且可以防止非法商贩修改产品生产日期或保质期。另一种智能包装就是在包装上加一个带有磁性的标签,可以显示产品的必要信息。并且标签上还含有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会随时间和温度的不同而产生聚合作用,发生颜色变化。目前流行的气调包装也是一种智能包装,它主要利用具有一定透湿透气率的包装膜来自动调节包装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使包装内细菌无法生存。三、防伪包装包装防伪是一个比较老的话题了,但由于伪造的恶劣影响,企业不得不经常更新防伪技术,来保护自己的品牌不被伪造。于是不断更新的包装材料、包装结构等也被用于产品的防伪,目前国外又开发出几种比较新的包装防伪技术:1、将新型热敏材料加入包装材料中,人体触摸后,由于温度的变化,使隐藏的文字信息或图案显现于产品包装上。2、德国一家公司研究出一种新型防伪方法,他们将无数3微米~4微米的具有多种特定颜色的塑料薄膜紧密叠合,组合成特殊颜色的模块,然后将其切碎研磨,加入到油墨中,这些研碎的细微薄膜在显微镜下(3倍以上)将会呈现特有的不同颜色,通过辨别这种颜色与研碎之前的颜色差别来达到防伪效果。另外还可以在制作塑料包装容器时将这种颗粒加入,则成品在显微镜下将显示专有的颜色条以此来分辨真伪。3、将一种本身并不含有任何颜色信息的色素加入到油墨当中后则会呈现颜色,而且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呈现不同的颜色,它也可以用于产品包装的防伪。四、其他趋势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通过邮寄业务进行传递,既要保护产品不受损坏,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减少产品外的附加重量,因此,这就需要对产品的包装工艺进行改进。包装的绿色化,使人们不仅对包装材料的健康和安全将有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包装工艺乃至产品的运输过程的绿色化要求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包装各个领域都将迎来更大的挑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运营与管理.pptx VIP
- Welhoum惠家咖啡机KD-130使用说明书.pdf
- 学校出纳管理制度.docx VIP
- DB37T5072-2016建筑工程(建筑与结构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pdf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评估规范》.pdf
- NBT-4701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勘误表.docx VIP
- 2025年反洗钱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2025年合肥公交集团有限公司驾驶员招聘笔试考点考试题库答案 .pdf VIP
- 光的世界教案及反思.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