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
1. ( 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 3题)南朝初期,江淮地区“土多稻田” 。为了 “尽勤地利”,朝
廷令“自今悉督种麦,以助阙乏”。这证明该地区在推行( )
A .垄作法 B .套作制
C.稻麦二熟制 D .一年三熟制
2. ( 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1题)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腿墟戴刑具陶俑AC
2. ( 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
1题)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腿墟戴刑具陶俑
A
C
铁犁
D
3. ( 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 5题)图2为“胡人执犁俑”。该陶俑可能最早制作于( )
汉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4. ( 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
4. ( 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
当时
C.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A.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图4
开始使用铁器
注重精耕细作
尚未推广牛耕
雇佣关系盛行
(2008年高考北京文综14题)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 ,据此判断,这项水
利工程是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灵渠 D. 芍陂
( 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 5题)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的共同特点是
A.主人和农民之间有雇佣关系 B ?具有商品货币关系
C.有自营地和份地的区别 D ?自给自足的经济体
( 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 1题)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
A.孙叔敖 B .管仲 C .李冰 D .郑国
( 2007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 19题)“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句
话反映了( )
( 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 3题)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
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 ?租佃关系的盛行
C. 土地的高度集中 D .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4题)图4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 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 对坎儿井解
读正确的是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5题)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 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 .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 .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1题)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B ?采集逐渐取代狩猎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D ?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2008年上海高考A5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 ?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 ?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 2008年上海高考A5题)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
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
①西周
②北魏
③唐朝 ④明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09年高考宁夏文综 24题)图4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 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图4
A.人寿年丰 B. 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 D. 祭祀谷神
( 2010年高考天津文综历史部分 1题)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
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
单位亩产量提高
16. (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
14题)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
较右侧两图,其中图 8 ( 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A.战国
A.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17. (2009年广东高考4题)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且因此不纳税的人称为 “盗
贼”。这反映当时朝廷()
A.要求民众纳税
B
?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
C.不要求民众纳税
C
?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
18.
(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
11题)
白居勿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有财不行商,
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A.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
19. (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35题)(30分)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