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 论
免疫性(immunity)通常是指机体对感染疾病有高度的抗性。免疫性有先天的(innate)抗性,也有获得的(acquired)抗性。实际上机体免疫性不仅只是对疾病因子表现抗性,而旦是对所有能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的物质,包括外来的生物的和非生物的物质,甚至于机体内部的某些能被识别的成分都表现出抗性,所以免疫性也可以说是机体具有保护自己免受其他物质损害的特性。而免疫学(imnunology)的研究核心就是机体怎么区别“自身”和“非自身”。不难看出现代免疫学的研究早巳超出了感染免疫的概念,它已经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由它派生出许多相关的分支学科。本章将对免疫学的产生与发展作一概要的回顾,并对免疫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免疫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一概括的介绍。
第一节免疫学的由来和发展
一、疾病的传染与免疫
早在中世纪的人们就认识到有一些传染性疾病,当时统称为瘟疫,得病康复以后便不再感染此病。这种认识导致从中世纪便开始探索诱导对天花(smallpox)的免疫。在10世纪,穆斯林医生Rhazes第一次对天花做了清楚的临床描述。他不仅把天花与麻疹及其他疹类疾病区别开来,而且指出了天花病人复原后对天花具有持续的免疫性。这可能是人们从文献中能看到的最先提出的关于获得性免疫的概念。当时对获得性免疫的原因并不了解,甚至错误地认为天花能感染湿度很高的血液。当大花感染的脓泡破裂以后,驱逐了血液中的湿度.使血液的湿度降低,便不再受天花的感染了。当时称为获得免疫驱逐理论。
在11世纪中国宋真宗时代,人们已经知道吸人天花脓泡的结痴可以预防天花。用小银管取天花康复后的结痴接种到鼻子里,男左女右,以此诱导对天花的防御。到18世纪这种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方法在东方颇为盛行,并广泛传人邻国乃至于中东和英国。蒙塔格夫人(Mary Wortley Montagu)为这一方法在英国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1798年英国一位医学院学生Edward Jenner发表了他的开创新纪元的牛痘疫苗的报告。他从挤奶人接触牛痘而不生天花这一现象得到了启发。他把牛痘(cowpox)的脓泡液接种于健康的男孩,待反应消退之后再用同样方法接种天花,男孩不再发病。这一创造性的发现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当时称这种方法为Jenner牛痘疫苗接种(Jennerian vaccination)。然而当时对于为什么接种牛痘能防天花的原因并不清楚。Jenner似乎也从未设想过他的疫苗为什么有免疫性。当时关于流行病的病原存在一些模糊观念,这也限制了人们关于致病及免疫原因的正确思考。然间不管怎样,在免疫科学真正确立之前,Jenner的贡献是巨大的。他所创立的牛痘疫苗成为人们与天花奋斗长达200年之久的最重要的武器。1976年世界上仅剩了最后一例天花病人,三年后的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郑重宣布天花已被清除。所以人们通常把免疫学的起源归功于Jennerl798年关于牛痘疫苗的发现。
二、免疫科学的诞生和发展
1.免疫学的创立
19出纪科学医学产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了病菌致病的理论。1880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关于鸡霍乱(Pasreurella aviseptica,cholera)预防免疫作用的报道是科学免疫学诞生的重要标志。 他使用老化的霍乱病菌培养物,即已失去了致病力的霍乱病菌的作为疫苗、成功地防止了有致病力霍乱病菌的传染致病。1881年巴斯德更进一步证明杀死的霍乱菌以及病毒、炭疽菌(Bacillus anthracis)等都能成功地诱发免疫。为了纪念Jenner的伟大功绩,他将这类接种诱导免疫的制剂称为疫苗(vaccine,来自拉丁字vacca即牛的意思)。同时柯赫(Robert Koch)首次分离了炭疽病菌。他与巴斯德常常为炭疽病病原及预防而有颇多争论。1880年柯赫细菌病原研究中发现了结核菌(Tuberculosis bacillus),并且研究了用疫苗来预防结核病的方法。他首次观察到现在知道的属于结核菌引发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现象,并且建立了病原分离鉴定的著名法则——柯赫法则(Koch’s postulates)。由于上述开创性的工作,人们对于使用减毒或者杀死的病菌制作疫苗的方法以控制动物和人体传染性疾病树立了信心和希望。
以后的10多年的研究对免疫诱发物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1888年Emile Ronx和Alexander Alexander Yersin发现了白喉杆菌(Diphtheria bacilli)的培养液中含有可溶性毒素,这种毒素能引发实验动物的白喉典型症状。1890年E.Adolf von Berhing等用白喉细菌培养液的过滤液,以非致病剂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