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夜行头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宵夜行头桥   古镇洪阳,流传着元宵夜“行头桥”的习惯。   “头桥”——即太平桥,位于洪阳老县衙前的保城帝君庙前面的城内河上,大约建于四百多年前。拱型小巧的石桥两端各有五级石阶,桥面由七板约六米多长的石板组成,桥宽约三米,两侧栏杆两端均有两头石狮。小小石桥,虽不雄伟壮观,可是小巧精致,历史悠久,古式古风,热闹异常,特别是“十五夜行头桥”,已成当地人们的惯例,而且是元宵佳节必不可少的一个活动项目。   元宵,是一年里的第一个节日,在这一天晚上,人们酒足饭饱之后,总是三五成群,扶老携幼地去“行头桥”,意在图个好兆头,行过太平桥,一年里便平平安安。这天夜里,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不论从哪个方向走来,都必须走过太平桥,而且走过桥时切不可回头。有人说“回头不吉利”。因为元宵是“圣日”,所以这一夜里人们走过桥时常常说好话,并配以和谐的动作:读书的孩子去摸狮鼻时说“摸狮鼻,写雅字”;少女们去摸狮头说“摸狮头,事事贤”;未结婚的青年男子去摸狮肚说“摸狮肚,觅雅妻”;还有怀孕的妇女摸狮耳说“摸狮耳,生阿弟”……等等。   走过太平桥,回家路上,人们总是花上几元钱,买几根长长的竹蔗,传说:过桥之后买长竹蔗,这一年里便是钱多米足,节节有余。 元宵节插榕的习俗 在潮州的一些地区,特别是饶平县的农村习俗,每年的元宵节,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要插上榕树叶、竹筅、“芼车”、“杜必”之类的植物,以保平安。   相传唐朝时候义军首领黄巢异常勇猛,刀剑一出鞘,剑影所及便头断人倒,人们闻之惊恐万分。一次,听说黄巢来了,村民纷纷出走。一个妇人背着一个孤儿,两手携着两个小儿子,跟着大家一起逃命。路上,迎面正遇上一位嫖悍大汉,原来这位大汉就是黄巢的部下。他细观那妇人,知道是个善良之人,便对她说:“黄巢是个好人,带孩子们回去,到了元宵节,取上榕树叶插于门楣上,自然会保平安的。”妇人回家后便照着办了,果然那年平安无事,以后这事便传开去。   此后,每年的元宵佳节,妇人们和孩子们都很早地采来了榕叶、竹宪、芼车、杜必之类的植物插于门楣两边,说是“插榕健过龙”、“插竹筅养肥鸡”、“插芼车饲大猪”、“插杜必谷仓相叠”。有些妇女还特意把两片榕叶插在头上,孩子们则取一片夹在耳朵边,所有这些均表示人们向往吉祥之意。 ※※※※※※※※※※※※※※※ 1月5日,公司物流部经理何强同志参加西马派出所组织的警民联欢座谈会。 1月14日,公司行政经理林松波同志参加榕城区2003年度企业纳税大户表彰大会。

文档评论(0)

22255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