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测定.doc

红薯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测定.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2009,Vot.26No.2侣学与生物Z程 Chemistry&Bioengineering 红薯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王小华1,邓斌Ⅲ。张晓军2。龙石红3 (1.湘南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湖南郴州423000; 2.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26;3.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采用不同方法提取红薯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比较提取率及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确定用体积分数为 60%的乙醇提取为最佳的提取方法,同时采用烘箱筘存法测定了红薯叶黄酮类化合物在猪油中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 明,红薯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效果,且抗氧化活性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强,抗氧化效果好于抗坏血酸和柠檬 酸。 关键词:红薯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抗氧化活性 中图分类号:TQ028S5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425(2009)02—0032--04 红薯学名甘薯(Sweetpotato),原产于美洲,为旋分,于(80士1)℃鼓风干燥72h以上,冷却后粉碎,过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属根茎类作物,是我国广泛栽培40目筛,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的四大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达7.33×1011m2,年产石油醚、乙醇、乙酸乙酯、丙酮、甲醇、亚硝酸钠、柠量高居世界第一。近年来有文献报道红薯中含有非常檬酸、抗坏血酸、己二胺四乙酸二钠、硫代硫酸钠、硝酸丰富的营养物质,如拥有多种能有效刺激消化液分泌铝、氢氧化钠、三氯甲烷、浓硫酸、钠、可溶性淀粉、镁及肠胃蠕动、使大便畅通、不易被消化酶破坏的纤维素粉、冰醋酸、盐酸等试剂均为分析纯;芦丁标样,生化试和果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糖类、维生剂,上海生化试剂二厂;聚酰胺树脂,天津市光复精细素等,被营养学家冠以“营养最均衡食品”的美名口 ̄4]。化工研究所。 遗憾的是,人们在秋季收获红薯块茎后,剩余的大量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精科仪器厂;TG328叶、梗除少量食用或作牲畜饲料外,绝大部分被弃置于型光电分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FW一田问路旁,既污染了环境,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400A型倾斜式高速万能粉碎机,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因此,如何对红薯叶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对于提高红限公司;LD5—2A型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NJL07—3型实验用微波炉,南京杰全微波设备有限公 天然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病司;HZS-H型水浴振荡器,哈尔滨市东联电子技术开毒、抗过敏、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和保肝等作用,在发有限公司;79—1型磁力搅拌机,上虞市宏兴机械仪医学上对治疗冠心病、癌症、脑血栓、消除自由基以及器实业公司;DZG-6020型真空干燥箱,上海福玛实验抗衰老等方面有显著效果;在食品工业上可用作抗氧设备有限公司;R201型旋转蒸发器,巩义市英峪予华化剂、色素和甜味剂等[5.6]。为了充分利用红薯叶这仪器厂。 一丰富资源,作者在此就红薯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1.2方法 方法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1.2.1芦丁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的建立 1实验精密称取100~105"(2下干燥至恒重的芦丁标准 品20.00m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50mL70% 1.I材料、试剂和仪器乙醇使之完全溶解,然后加入70%乙醇定容至刻度, 红薯叶,采自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将采集摇匀,即得0.20mg?mL_1芦丁标准溶液。 到的新鲜红薯叶去杂处理、清水漂洗并沥干其表面水精密吸取芦丁标准溶液0.0mL、2.0mL、4.0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JJ3017),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68089) 收稿日期:2008~10一30 作者简介:王小华(1963一)。男,湖南郴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生物,化学及药学方面的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通讯联系人:邓斌,博士,副教授。E—mail:dbhy2006@yahoo.com.cil。 万 方数据 王小华等:红薯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测定/209年_2囊——圈 mL,6.0mL,8.0mL,10.0mL,12.0mL,14.0mL,16.0 mL,分别置于25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l mL 5%NaN02溶液,摇匀,放置6rain;再加入1mL10%AI(N03)3溶液,摇匀,放置6rain;再加入10 mL4% NaOH溶液,用70%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以蒸馏水为空白,在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A。 1.2.2红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1)碱液提取法 称取红薯叶20g,用石油醚浸泡脱脂lh后,按固液比1:10(g。mL,下同)加碱液,调pH值为8~9, 浸泡90rain

文档评论(0)

35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