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诵一诵,评一评教学设计语文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诵一诵,评一评教学设计语文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诵一诵,评一评教学设计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诵一诵,评一评教学设计语文版 PAGE / NUMPAGES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诵一诵,评一评教学设计语文版 第三单元口语交际 诵一诵,评一评 【教学目标】 1.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培养学生语文活动的组织、安排和参与的能力,锻炼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重点、难点) 2.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诗歌文化,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灿烂文化的感情。 3.激发学生朗诵古典诗歌的兴趣,提高朗诵能力,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语言修养。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 根据活动准备和朗读技巧指导学生作好充分准备,为展示诵读作好充分准备。 2.展示交流 (1)小组自主交流 (2)全班交流 (3)学生自评 (4)教师点评 点评要有针对性,最好能现场示范更正。 精彩导入  好诗不厌百回读。诗歌是用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来抒发感情和反映生活的。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今天,就让我们来一场古诗文朗诵比赛,彰显自己的风采吧。 活动准备  1.班级分成若干小组,选出组长,由朗诵水平较高的同学担当评委、“公证员”。 2.一周前印发若干文质兼备的现代诗供学生参考朗诵。 3.听濮存昕、焦晃、孙道临等名家朗诵,让学生聆听并体会现代诗朗诵技巧。 朗诵技巧 1.要有感情读出节奏和重音。读时要找出韵脚,紧扣韵脚。 2.要有语气,语气的变化要与内容协调一致。 3.朗读时要展开想象,内心的想象要与作品和作者相同。 4.朗读时可以配上必要的手势和背景音乐。点评技法。 5.点评时要从诗的节奏、韵脚、语气等方面来进行。 6.点评时要客观具体,指出问题时要有针对性,最好能提出改进意见。 评分标准 步骤1:小组讨论制定朗诵评价标准。 步骤2:综合各小组意见,由主持人或教师确定评价标准。(以下标准可参考) 评分项目 分值 评分标准 评分 时间要求 1分 时间为5分钟内。 仪表形象 1分 服饰大方、自然、整齐,举止从容、端正,精神饱满,态度亲切。 语言表达 3分 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楚、准确,语言生动,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切合诗歌朗诵的内容,能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舒心悦耳,娓娓动听。 态势神情 2分 姿态、动作、手势、表情、眼神能准确、鲜明、自然、形象地表达朗诵内容和思想感情,渲染气氛,增强表达效果。 朗诵效果 2分 朗诵有感染力,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创意 1分 朗诵形式富有创意,配以适当伴舞或配乐,或其他富有创意的形式。 总分 学法指导:现代诗朗诵技巧 1.深知背景,明确目的。朗诵诗歌前,应搞清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了解了背景和目的后,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内容,朗诵时有利于唤起自己的激情,从而很好地表达诗人的意志和胸怀。 2.运用想象,大胆设计。一首诗写情、写景、写人、写物,虽是各有特色,但都离不开形象,诗人往往在抒发感情时,用形象来表达自己要说的话。我们在进行诗歌朗诵时,要运用形象思维,以“诗情画意”来丰富自己的想象,同时还要大胆地运用联想进行设计。 3.节奏和谐,语言流畅。节奏是语言的音乐性及其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语音强弱、长短的现象,节奏的轻重缓急是随着人的情绪起伏和环境的变迁而变化的,诗歌的节奏尤为明显。划分现代诗的朗读节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语义单位划分法;(2)成分划分法,主谓宾,定状补;(3)助词依附法;(4)检验法。 4.处理好语速、重音和感情基调。 活动展示 步骤1:小组代表上台朗诵诗歌,自由朗诵为主题朗诵相结合。 步骤2:评委小组打出分数,然后评出最佳选题奖、最佳朗诵奖、最佳创意奖。 步骤3:主持同学公布优胜名单,公证员同学宣读公证词。 步骤4:教师总结点评。 朗诵例析 《乡愁》朗诵指导 《乡愁》是余光中先生70年代在台北写的。余光中先生,祖籍福建,是一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具有浓厚民族情结的文人学者。由于历史原因,迁居台湾,写过很多乡愁题材的诗,被称为“乡愁诗人”。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小”上声,前半上,音调不要太高,接“时”,阳平,轻柔舒展,“候”去声,读轻声收尾。“乡愁”阴平平起,首次出现,情绪还不是特别强烈。“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连读带过,对应少年时期的动作、体态,“邮票”是儿时母亲来信的期待,稍重读,中重格式,“邮”轻些,“票”重些。“我在”表示诗人少年状,连读,“这头”去声起,音调要高一些为“扬”,“那头”顺势而下,低沉持重为“抑”,似结句又下行,中道而

文档评论(0)

151****99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