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高管薪酬监管制度评析.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银行高管薪酬监管制度评析 隋平 罗康 作者简介: 隋平(1974-),男,辽宁大连人,湘潭大学法学院讲师,金融法学博士(香港城市 大学法学院),硕士(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为金融法 联系电话:151 9724 9136 电子邮箱:suiping123@126.com 联系地址: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湘潭大学法学院 513室 邮政编码:411105 罗康(1987-),男,湖南衡阳人,湘潭大学法学院 2010级经济法学(金融法学)研 究生 1 摘 要: 薪酬激励制度作为在公司治理中改善股东和高管之间代理关系的重要措施,在提高 了公司的管理效率的同时,也被2008年至2009年期间的金融危机中高管们频繁的过度冒 险行为暴露出,其虽然解决了单个银行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但是却加剧了银 行股东与债权人(社会)之间的代理问题。中国银监会等监管机构所颁布的监管措施仅 仅是以一种仇富的心态对于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予以控制,并没有能够真正解 决银行高管薪酬激励制度中的根源性问题。同时,这种仇富的监管反倒会在改善银行公 司治理中管理层与股东之间代理问题方面倒退。 关键词: 高管薪酬;高管限薪;道德风险;股权激励;股票期权 2 目 录 引言 4 一、银行资产的特殊结构——薪酬问题的根源所在 4 二、金融集团:双重杠杆化中的特殊代理问题 6 三、股票期权是解决了问题还是加剧了问题9 四、银行高管过度冒险的行为金融学视角 10 五、中国银监会的谬误 13 六、结论 15 3 引言 薪酬激励制度作为公司治理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策略,旨在改善股东和高管之间代理 问题。然而,在 2008 年至 2009 年期间的金融危机中,美国金融机构高管薪酬激励被认 为是引发危机的罪魁之一。一时间,对于金融机构高管薪酬进行监管,在世界范围成为 了金融改革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类似地,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也颁布了《商业银行稳健 薪酬监管指引》等金融机构高管薪酬监管法律。问题是,从目前中国国内的讨论来看, 对此并没有太多批判性的声音,仅有的一些谈论,也多是一种似乎出于仇富的心态来讨 论此问题的,并非真正分析银行高管薪酬引发银行危机的机理,和讨论新颁布的监管制 度是否具有解决此种问题的功能的。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对银行高管冒险动机的分析, 讨论促使银行高管从事过度冒险行为以至最终酿成银行危机的薪酬结构的病理所在。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我们将分析,在银行中,由于银行特殊的资产结构所产生的道 德风险,即银行从事的风险业务,既可能产生收益,也可能产生损失,只是这些风险对 于银行股东而言是最优的,对于社会而言是过分的。并以此来链接高管薪酬结构中的不 对称支付(并非高薪支付)与其冒险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二部分,我们将分析现代银行 组织结构上的一些新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加剧了我们所讨论的道德风险。第三部分, 我们将讨论股票期权作为一种薪酬支付手段是如何在这个杠杠中进行加码,进一步加剧 道德风险问题。第四部分,我们将结合前文的分析对我国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稳健 薪酬监管指引》进行解读,我们认为无论对薪酬数额进行限制、实施延迟支付,还是要 求董事对管理层薪酬进行独立管理、银行业监督委员会进行定时的评估检查,都没有从 根本上动摇高管们过度冒险的动机,即这些措施都无法把股东以外的债权人的利益注入 到薪酬制度的决定过程中,不但解决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还解决管理层与公 司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 一、银行资产的特殊结构——薪酬问题的根源所在 从根源上来说,此次在金融危机中为祸的原因在于,在公司治理的薪酬激励机制 下,公司的经理往往出于对股东的忠诚,从公司债权人身上攫取价值。这种针对债权人 的代理问题,在非金融机构中是非常常见的,而在银行中,由于银行资产组成的高杠杆 4 1

文档评论(0)

qicaiy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