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 第二章 消化和吸收(二).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二生物 第二章 消化和吸收(二) 导学案 课型:复习 执笔:韩艳辉 审核:孙平 时间:2008年1月9日 复习目标:1、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提高分析试验结果的能力 复习重点、难点:探究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导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复习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2、探究时是根据哪种物质的什么特性来检验的? 3、探究实验中,实验组怎样设置?对照组分别怎样设置?变量分别是什么? 二、当堂达标测试: 1、某一合作小组的同学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四位同学分别对馒头做了如下四种处理,方法如下: 甲:将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搅拌。 乙:将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注入2毫升清水,并进行充分搅拌。 丙:将馒头块放入3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不进行搅拌。 丁:将馒头碎屑放入4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不进行搅拌。 然后将4个试管放到37℃的温水中保温5分钟,取出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观察试管中颜色的变化。请问: (1)甲同学做的1号试管模拟了口腔中的牙齿、舌、唾液的作用,其他同学做的是1号试管的对照实验。请分析:其他三位同学设计的对照实验有何不妥之处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2)根据改正后的实验回答: 乙同学的实验是为了探究 的作用,所以变量是 。 丙、丁同学的实验依次探究的是 的作用。 2、在下表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分别依次放入等量的馒头碎屑、馒头碎屑、馒头块:。再按下表做相应的处理。请分析回答问题。“V”表示进行“振荡均匀”这项操作。 试管号 加入馒头 加入 清水 加入 唾液 振荡 均匀 处理 温度 冷却后 加碘液 甲 馒头碎屑 0 2毫升 V ? 2滴 乙 馒头碎屑 2毫升 0 V ? 2滴 丙 馒头块 0 2毫升 V ? 2滴 (1)本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如果要证明唾液在消化淀粉中的作用,应该是____号和_____号对照;如果要证明牙齿的咀嚼功能在淀粉消化中的作用,应该是____号和______号对照。 (2)表格中“处理温度”栏里的三个“?”应该是多少℃,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 (3)若要证明0℃低温会抑制唾液发挥作用,你认为应该怎样设计实验证明?(实验材料随便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有变化实验中,某一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作用是否都有关系。他们按照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将馒头碎屑放入(甲)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 将将馒头碎屑放入(乙)号试管,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 将将馒头碎屑放入(丙)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不搅拌。 (1) 这个实验中,有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 A(??? )和(?? ),这组对照实验说明 B(??? )和(?? ),这组对照实验说明 (2)把三支试管一起放在37C的水中保温10分钟后取出,分别加入碘液,结果是(???? )变蓝,你得出的结论是 。???? 4、李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标号为ABC的三支试管,各加入2毫升稀淀粉糊。 (1)在三支试管内各滴5滴碘液,摇匀,可见试管溶液呈   色。 (2)再在A管内各滴加入2毫升胰液,B管内加入2毫升煮沸的唾液,C管加入2毫升唾液,然后将这三支试管放入37℃水中,15~20分钟后,三支试管内的变化分别是: A溶液的颜色    ,这是因为                     。 B溶液的颜色    ,这是因为                     。 C溶液的颜色    ,这是因为                     。 5、根据以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实验中,老师准备了一些种子:花生种子、玉米种子、黄豆种子。其中一小组的实验过程如下:在实验前选定了一种种子并称重,再往锥形瓶中加入30毫升水,将一支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然后将种子点燃,记录温度计上升的温度数,再称量种子燃烧后的残留物。获得的数据为:种子燃烧前重0.8克,燃烧后重0.4克,温度上升了30℃。 (1)应选哪种种子较适宜?_____

文档评论(0)

123****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