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第二讲中考作文之审题立意.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是非立意型命题,这一类题目需作者根据题目的含义和暗示等信息认真分析,发挥想象,自己立意。 内蒙古作文题目:不能对____说的往事 贵州安顺中考作文题目:聊一聊快乐的往事 河南中考作文题目:怀念__的日子 贵阳中考作文题目:《说句心里话,我也……》 广东梅州中考作文题目:______在我身边 湖南永州中考作文题目:那目光,我永远的记忆 枣庄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原来,没那么简单 ., 2、掌握命题作文审题技巧   (1)弄清题目的限制和要求   命题作文常对文体、时间、地点、数量和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内容等有限制,弄清楚了这些,就好确定作文的选材范围。  陕西11年:按要求作文。(50分) 题目:想看见你的笑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陕西11年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这里,跃动着鲜活的生命;演绎着动人的故事;这里,展示着多彩的生活》…… 请以“在这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 ., (2)抓住“题眼”确定中心   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就是命题作文的“题眼”。扣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重点,抓住了中心。 ①单词语题目,题目即“题眼”, 如四川遂宁中考作文题目: “反省 ” 湖南益阳中考作文题目: “微笑 ”等。 ②词组型题目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是“题眼”,动词是“题眼”。 四川巴中中考命题作文:你是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的“题眼”是“美丽”。 江苏镇江中考语文作文题目:理解是一个慢慢的过程 “题眼”是“慢慢”。 湖南永州中考作文题目:那目光,我永远的记忆的“题眼”是“永远”, ., 半命题作文的中一般要补充的部分是“题眼” 湖南怀化中考作文题目:伴着____出发 黑龙江鸡西中考作文题目:青春,需要 ___ 山东淄博中考命题作文: _____的馈赠 菏泽中考语文作文题目:______就在我身边 温州中考语文作文题目:“____童心” ., 所谓“立意”是指作者确立文章或作品内容所表现的主题思想。立意也叫中心思想,或称主旨、主题,它是统帅文章的“纲”。 立意就是要为诗文确定一个正确、深刻、新颖的主题思想,这是诗文成败的关键。 阅卷老师谈“立意” 在历年的中考作文评卷过程中,立意一直是阅卷老师关注的焦点。这是因为各省的作文评分标准中都明确地指出了对立意的要求。一篇文章,不管你的语言多么优美,只要你的立意偏离了要求就只能得到一个最低分。可见,在中考作文的写作过程中,立意切不可等闲视之。那么临考写作,在立意的确定上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 抓住“正确”不放松 文章立意首先要考虑“正确”。所谓正确是指文章的主题要符合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国家的政治原则,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不片面、不偏激、不灰色、没有低级情趣等等。 所以,在考场写作时,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按照自己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客观公正的分析事物,反映事物。决不能站在自己的喜好角度反映偏激的思想。 从考场实际情况看,完全不正确的立意是很少的,大多数的立意不正确都是体现在“片面、偏激、消极”等方面。 比如有一位学生写自己的理想,是当医生,因为自己的爸爸也是当医生的,辛辛苦苦一辈子,甚至英年早逝。但他认为吃亏,要效仿爸爸,成为一名忘我工作的医生。这样的行为是高尚的,这样的立意是正确的。而如果理想仅仅是为了找一份薪水高的轻松的工作,这样的立意就不正确。 ., 纵向开掘求“深刻” 深刻是对文章“立意”的又一重要要求。一篇文章光是做到立意正确是远远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得分的高低与立意的高低是紧密相连的。就考场作文而言,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做到立意正确,但是能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达到深刻这一目标的就很少了。所以要想获取高分,就必须在立意的深刻性上下功夫。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避免第一构思。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实质,由单向到多向。所以,面对考题,你的第一意识往往是浅层的感性认识,只是对文题的简单认识,而非对事物的内涵产生的理性认识。这种浅层的认识无法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所以,面对考题,你必须从第一构思入手,纵深思考,深入挖掘,多问几个“为什么”。 下面我们围绕一个考题,具体谈一谈怎样让立意深刻。例如以“友善”为话题的作文。有许多同学仅仅停留在了友善的表面,写友善的作用,写友善的好处,这些都是浅层的思路,缺乏深刻性。在歌颂友善的同时我们不妨想一想:友善无处不在吗?世界真的就是一个只有友善的世界吗?有没有令人深思的反倒?这样多问几个问题,你的思路不会豁然开朗。一位考生一篇满分作文《美丽的世界》,文章没有一味地赞美友善,而是从一些社会现象出发引导人们去反思没有友善的社会是多么令人寒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