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_亲历_探究过程去获取知识--_圆锥的体积_教学案例.doc

引领学生_亲历_探究过程去获取知识--_圆锥的体积_教学案例.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设计s课倒研究 学生“亲历搽穷边程去获取知识 ——“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与评析 一、背景 “圆锥的体积”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42——45页的内容。它作为立体图形的一节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有关知识以后教学的。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对于认识立体图形已经有了方法上的基础。基于此,我们以实物为研究素材,试图通过“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交流收获”来组织教学活动。下面以这节课为例,谈一管之见。 二、案例 1.问题情境。 师:上一节课,同学们认识了圆柱体,谁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圆锥体实例呢? 生:抽油烟机烟筒帽是圆锥形的。 生:粮库里粮囤的上半截是圆锥体。 生:煤矿的矸子山是圆锥体。 师:同学们的回答很好。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圆锥体的实物,那么这些圆锥体的体积怎么求呢?现在我们就共同研究一下圆锥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圆锥的体积 师:(出示一个空心的圆锥和圆柱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一石 口洪发林 激起千层浪。 生:全神贯注地看。 师:我们先来比较它们的底面, 再比较它们的高(教师演示:将圆锥 和圆柱的底面对合在一起,完全重 合。再用一把直尺架在两者之间,然 后分别量一量它们的高。 师:刚才你们看到的空心圆锥 和圆柱的底面和高有什么关系呢? 生:它们的底面积相等,高也是 相等的。 师:这说明,圆柱和圆锥是等底 等高的。下面我们采用实验的方法 来探讨圆锥体和圆柱体的体积有什 么关系。(教给操作方法 【评析】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立足 于儿童的现实生活,贴近儿童的知 识背景,形象直观而又蕴含一定的 数学味。在这种问题情境的引领下。 学生的思路开阔了,不仅调动了原 有的知识结构去探究该情境中存在 的数学问题,并积极地从多角度去 思考问题,发现问题。 2.自主探究 首先,教师为每一个学习小组 提供准备好的仪器和工具。把整个 班级分为:A、B、C、D四个小组。 其次,每个小组所发的圆锥体 和圆柱体的容器是不相同的。但至 少有一对圆锥体和圆柱体是等底等 高的。 A小组有一些等底等高的圆锥 体和圆柱体容器。 B小组有一些等底但不等高的 圆锥体和圆柱体容器。 C小组有一些等高但不等底的 圆锥体和圆柱体容器。 D小组有一些高和底都不相等 的圆锥体和圆柱体容器。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评析】本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进 行操作验证,是本节课的关键。精心 设计实验情境,让学生亲历操作过 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 融合起来,.让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 师:请各小组分别汇报,要求边 演示边说明,这样才使大家信服。 生:我将圆锥体装满水后,向圆 柱体倒了三次,正好倒满。就是说圆 1 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 J 1 生:我的结论不是},我将圆锥 体装满水向圆柱体容器倒了两次多 一点,圆柱体容器就满了。 生:我也倒了三次正好倒满,说 1 明圆锥和圆柱的体积是}关系。 J 1 生:我测量结果也不是丁1关系。 J 师:为什么大家实验的结果会 不一样呢?谁发现其中的原因啦? 126/ 型尘兰蟹●—豳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引领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去获取知识--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与评析 作者:洪发林 作者单位: 刊名: 辽宁教育 英文刊名:LIAONING EDUCATION 年,卷(期:2004(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liaonjy200401066.aspx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