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设备布置图规定.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 布置原则 4.1.1 布置时要考虑换热器抽管束或检修所需的场地(包括空间)和设施。当检修时,汽车吊不能接近换热器时,应设吊车梁。地面轨道或其它检修用设施。 4.1.2 换热器管束抽出端可布置在检修通道侧。所需净距见HG20546.2—92第3章规定。 4.1.3 尽量避免直径较大的两个以上的换热器叠放在一起布置。若工艺有特殊要求或考虑节省土地面积起见,可考虑将换热器叠放布置。但不应有维修困难的问题存在。 4.1.4 操作温度高于物料自燃点的换热器上方如无楼板或平台隔开,不应布置其它设备。 ., * 4.2 布置要求 4.2.1 卧式换热器 4.2.1.1 布置时应避免换热器中心线正对管架或框架柱子的中心线,以利换热器管程的污垢清理及更换单根管子。 4.2.1.2 在管廊两侧成组换热器的布置要求所有换热器封头与管廊之间的距离几乎一样。根据换热器的管程管口取齐的布置方式,个别较长的换热器不宜伸入管廊太多,同时兼顾管廊下通道要求及美观。 4.2.1.3 换热器与相邻换热器或卧式容器之间,支座基础或外壳之间及法兰的周围最小净距应符合HG20546.2—92第3章的规定。 4.2.1.4 卧式换热器的安装高度应保证其底部连接管道的最低点净空不小于150mm。 4.2.1.5 框架平台上换热器的的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不可在卧式换热器的管子抽出区内设置障碍物,并向土建专业提出在平台抽出管子的一侧应采用可拆卸式栏杆。 (2)换热器的管束可采用汽车吊抽出,如果不允许采用这种方法,则考虑采用单轨吊车或其它固定式的起吊设施。 (3)换热器端轴向前方与平台栏杆净距见HG20546.2—92第3章规定。 (4)换热器支承点标高,除考虑底部管口及排液阀的配管所需净空外,对于钢平台设备支承点,至少要高出平台20mm。对于混凝土楼面,设备支承点至少要高出平台50mm,当支承点高出楼面(平台)太多时,应由土建专业增加可承受水平力的钢支架。 (5)在换热器外壳(侧向)与管廊柱子之间通行或检修的最小间距见HG20546.2—92第3章规定。 (6)平台上并排布置两个换热器时,支座的位置应按设备长度及土建布梁的情况进行协调,并与土建设计人员协商决定。 (7)换热器支座的固定侧及滑动侧应按管道柔性计算要求决定。 ., * 4.2.2 立式换热器 4.2.2.1 立式浮头式换热器布置在框架平台上时,其上方应有抽管束的空间。 4.2.2.2 位于立式设备附近的换热器,其间应有1m的通道。 4.2.2.3 立式换热器尾气冷凝器的布置可参照容器的布置;再沸器的布置可参照塔的布置。 4.2.2.4 立式换热器顶部如有液相中的小排气阀时,操作人员应能够接近它。如不易接近,则应设置直梯。 4.2.3 对于有保温层的换热器,其相关的间距值应是指保温后外壳的净距。 4.2.4 换热器的介质为气体并在操作过程中有冷凝液生成时,换热器的出口管一般应为无袋形管,并使冷凝液自流入受槽内。此时,换热器的标高应与受槽有关,设备布置时应核对。 ., * 5 泵的布置 ., * 5.1 布置原则 5.1.1 敞开、半敞开与室内布置 5.1.1.1 年级端最低温度在-38℃以下的地区,宜采 用室内布置。其它地区可根据雨雪量和风沙情况等采用敞 开或半敞开布置。 5.1.1.2 输送高温介质的热油泵和输送易燃易爆或有 害(如氨等)介质的泵,要求通风环境的,一般宜采用敞 开或半敞开布置。 5.1.2 集中或分散布置 5.1.2.1 集中布置是将泵集中布置在泵房或露天、半 露天的管廊下或者框架下,呈单排或双排布置形式。 对于工艺流程中塔类设备较多时,常将泵集中布置在 管廊下面,在寒冷地区则集中在泵房内。 5.1.2.2 分散布置是按工艺流程将泵直接布置在塔或 容器附近。泵的数量较少时 ,从经济上考虑集中不合理, 或工艺有特殊要求,或因安全方面等原因,可采用分散布 置。 ., * 5.1.3 排列方式 泵的布置首先要考虑方便操作与检修,其次是注意整齐美观。由于泵的型号、特性、外形不一,难于布置得十分整齐。因此,泵群在集中布置时,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布置方式。 5.1.3.1 离心泵的排出口取齐,并列布置,使泵的出口管整齐,也便于操作。这是泵的典型布置方式。 5.1.3.2 当泵的排出口不能取齐时,则可采用泵的一端基础取齐。这种布置方式便于设置排污管或排污沟。 5.1.4 当移动式起动设施无法接近重量较大的泵及其驱动机时,应设置检修用固定式起重设施,如吊梁、单轨吊车或桥式吊车。在建、构筑物内要留有足够的空间。 5.1.5 布置泵时要考虑阀门的安装和操作的位置。 5.1.6 泵前沿基础边应设置带盖板的排水沟。为了防止可燃气体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