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模板.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延迟满足”实验的研究结果 自控能力强的幼儿: 学业优秀 社会交往能力强,人际关系良好 自信、坚强、自我效能感高 ., * 第二节 自我的发展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 *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一个用来描述人们是如何理解自己的术语。它涵盖了自我的方方面面,比如外表、个性、能力以及性别、种族等,从而对自身独特的心理特点有所认识和了解。 ., * 自尊的发展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价值的评价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是自我发展的最重要的方面。 4岁左右的幼儿开始出现自尊。 ., * 自尊的特点 幼儿自尊的特点: 他们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问题的难度; 他们对自己的描述和评价非常零乱,还不能对自己作一个整体的评价。 ., * 儿童自尊的结构 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分为了以下五方面: ①学业能力:儿童如何看待自己在学业上的能力; ②运动能力:儿童对自己体育运动能力的感受; ③社会能力:儿童是否感到自己受同伴的欢迎; ④外表长相:儿童觉得自己有多好看; ⑤行为举止:儿童认为自己的行为被他人接受的程度。 ., * 影响幼儿自尊水平的因素 1.教养方式。父母在幼儿形成自尊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早期教养方式的敏感性影响着婴幼儿建立一个积极或者消极的自我模式。给孩子现实适中的目标也有助于培养儿童的高自尊。 2.同伴影响。在5、6岁,孩子们就能够用社会比较来评价自己与同学之间的不同,并以此评判他们的行为比同伴更好或更坏。这种比较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多、越来越微妙的自我评价,在孩子们的能力和总体自尊方面有重要作用。 ., * 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征: 幼儿往往把成人对自己的评价直接等同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所以他们的自我评价基本上是成人对他们评价的简单重复; 他们的自我评价往往集中在自我的外部行为表现,他们还不会评价自己的内心活动和个性品质; 他们的自我评价往往很受当时情绪的影响,因此很不稳定。 ., * 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自我效能: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 ., * 第三节 性别差异及性别角色的发展 ., * 学前儿童的性别差异 社会交往行为 情绪特征 语言能力 游戏行为 玩具的选择 男孩 女孩 ., * 讨论 什么年龄阶段的孩子对性别有了最初的认识?其表现是什么? ., * 儿童性别概念的发展 阶段一,性别认同阶段(2-3岁) 阶段二,性别稳定性阶段(4-5岁) 阶段三,性别恒常性阶段(6-7岁) ., *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什么是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指人们对于男性或女性最典型特征的看法。 图中宝宝是男孩还是女孩? ., * 性别刻板印象包含四个方面的内涵 人格特质的差异 行为的双重标准 对未来成就的期待不同 担任职务的重要性 ., * 男性: 勇敢、刚强、独立、豪放、果决 女性: 细心、整洁、温柔、顺从、富同情心 人格特质的差异 ., * 社会中,对于某些行为存有依性别而区分的“双重标准”,例如,男生长大后要传宗接代,女生要出嫁;男生做事要有气魄,女生做事则应细心不能粗野;男生有泪不轻弹,女生则可以一哭二闹三上吊。 行为的双重标准 ., * 父母总认为儿子应该受较高教育,以换取较高的社会地位,儿子的成就愈高,父母的晚年也就愈有保障。女儿总是要出嫁,若书念太多或工作成就过高,将来就不容易嫁出去。即使女性意识逐渐抬头,但对未来成就的期待仍存有性别刻板印象。 对未来成就的期待不同 ., * 社会普遍赋予男性担任领导者之刻板印象,因此,在职场上,即使能力相同,但男性通常有较佳的升迁通道;虽然目前全球有许多女性担任领导者的职务且成就斐然,但存有性别歧视的性别刻板印象仍是挥之不去。 根据英国一项针对女性主管的调查显示,女性主管往往觉得自己在工作上孤立无援,受到或明或暗的歧视,而回到家中依旧要承担家务,因为照顾家庭一向被视为是女性责无旁贷的天职,并不因为在职场上受到重用而消减。 担任职务的重要性 ., * 幼儿性别刻板印象的发展 2.5-3.5岁:表现出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对男孩的看法 对女孩的看法 喜欢帮爸爸干活 喜欢说“我打你” 喜欢玩货车等玩具 玩洋娃娃 喜欢帮妈妈干活 喜欢收拾屋子;爱说话;不打人;常说“我需要帮助” 3-6岁:对性别的看法非常刻板,盲从于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 ., * 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 (一)生理社会理论 莫尼等人提出的生物社会理论强调,出生之前的生理发展以及这种生理因素对儿童性别社会化有决定性的意义。性激素也可以影响人类的游戏风格,导致男孩的粗糙、吵闹的活动以及女孩的平静、温柔的活动。 ., * (二)社会学习理论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