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西汉 前202-8年 长安 刘邦 王莽新政 8-23年 长安 王莽 东汉 25-220 洛阳 刘秀 “楚汉之争”:封建统治者争夺地位的战争。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外戚宦官专权; 封建割据局面形成; 政治: 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1)中央集权的发展 ①汉初采用郡国并行制; ★刘邦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想以此巩同皇权、稳定刘氏的天下。 ★汉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中央和封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汉景帝时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国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②汉武帝刘彻实行“推恩令”“附益之法”,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这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中央御史大夫,地方设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后期分全国为13州(监察区),设刺史,负责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全力日增,至东汉末年发展为州郡县三级。 ④大败匈奴;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到中亚细亚到欧洲) 2)君主专制的演进 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 汉武帝时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削弱相权。形成“中朝”——决策机构。 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称为“外朝”——执行机构 东汉光武帝扩大尚书权力,使尚书台成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为中枢机构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外儒内法 4.)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汉:察举制,举孝廉 经济: 1.农业生产的发展 ①铁器改进推广;犁壁;一牛挽犁牛耕法。 ②水利:漕渠、白渠、坎儿井和东汉王景治黄河。 ③播种耧车。 2.手工业: 两汉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煤炭作燃料;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东汉晚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丝织业发达 陆路、海上“丝绸之路” 3.商业的发展: ①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实行盐铁官营等,全面控制工商业。私营工商业者受到沉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对“市”管理严格,商业区和居住区严格分开, ②全国性商业中心形成:长安和五都; ③外贸发展:西汉时,由于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国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 文化: 1. 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汉初“无为而治”。: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2.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懦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董仲舒:《天人三策》、《春秋繁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人感应”。)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1、董仲舒地位:汉朝儒家代表,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著有《春秋繁露》一书。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新儒学思想的特点:糅合道家、法和阴阳五行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2)思想主张: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以思想上的统一来维护政治的统一) 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大力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 ③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 儒学成为正统。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①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政治方面:用儒生参与国家大政。 ③教育方面:兴办太学,立博士,传五经,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全国各郡设学校,推广儒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独尊儒术的结果:西汉后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 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立教官为“博士”。 ②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兴办太学,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意义: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时代为官的规矩,提高儒学的地位。 ③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使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 3. 造纸术的发明:西汉时已发明植物纤维纸,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 4.数学成就: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5.医学成就:《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