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05 湖南卷)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这两句诗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 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 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 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白描 中国画技法名。用墨线勾描物象,不 着颜色的画法。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 表现手法,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 刻画形象。 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 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就是对草原景 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 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又如唐代诗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 主人》可谓是运用白描手法的名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细描 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 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 如: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抓住 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 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把对友人的绵绵思念融入对孤帆、滚 滚的江水的描写当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杜甫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 绿荷有恨而背西风,以寓情于景的手 法,写出诗人之恨,流露出伤感不平之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描写边塞景象,寓情于景,展现边疆 将士的伤感别离之情。 动静结合: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 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 三句景物的“静”。 雨后池上 刘攽( bān )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作者 先写水面平静的静态之美, 再写风吹动垂杨水落荷叶之声,以动 衬静,动静结合,表现了雨后池塘的 恬静美丽。 再如: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南朝 梁 · 王籍《入若耶溪》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王维《鸟鸣涧》 借古讽今: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作者借写南朝佛教盛行,来暗讽唐朝统 治者大兴佛教、不顾百姓民生的社会现实。 《咏史》唐 · 戎昱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诗人借汉朝之事讽刺当朝执行的屈辱的 和亲政策,劝谕皇帝任用贤臣。 直抒胸臆: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杜甫《兵车行》 直抒胸臆,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 来的灾难以及作者对战争的怨恨之情。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 直接抒发了作者忠君报国和渴望 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 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白居易《杨柳枝词》 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处荒园,无人 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王安石《孤桐》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天质:天生的性质。 森森:树木茂盛。 寻:古代度量单位,八尺为一寻。 凌霄:形容桐树长得高,接近了云霄。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愠:疾苦、怨愤。 斫: zhuó 砍。 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 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 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正直向上、虚心 扎实、坚强不屈的人生追求以及甘愿为 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的精神。 一、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也称为 表现方法 。 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 鲜明强烈的表达效果,感染读 者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 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 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 二、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关系 区别 表现手法 是用来增强 文章的 整体 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的手法。而 修辞手法 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 果的手法,主要着眼于对 句子的修饰 。 表现手法 是从 宏观角度 表现文章的,而 修辞手法 是从 微观角度 表现文章的。 联系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 也 不是绝对 的。 比如, 反复 是一种 修辞手法 ,但 它如果间隔使用,对文章的整体表达 效果就非常明显,也可视为 表现手法 ; 比喻、对比是一种修辞手法,有时也 可以是一种表现手法。 在具体的语境中,当某种 修辞手 法 在文章中产生了一种整体的效果, 增强了文章表现力 ,或是某种修辞手 法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 表现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压裂工艺原理.ppt
- 压轴题目突破练解析几何.ppt
- 原料药设备操作培训入门.ppt
- 厦门大学真题2006年.doc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一例分析.ppt
- 参观西柏坡心得感悟与收获.doc
-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习题课.ppt
- 反不正当竞争法课件分析.ppt
- 反假货币技术模拟卷3.doc
- 反假货币技术模拟卷9.doc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附完整答案【典优】.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附答案【典型题】.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附完整答案(历年真题).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附完整答案(精选题).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附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附参考答案【预热题】.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附参考答案【能力提升】.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附完整答案【精选题】.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附完整答案【考点梳理】.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附完整答案(有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