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基础知识概述.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MT基础知识概述;第一篇:SMT简介 第二篇:SMT材料篇 第三篇:SMT印刷工艺篇 第四篇:SMT贴片及焊接工艺篇 第五篇:SMT品质控制篇; 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的英文缩写,中文意思是表面组装工艺,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电子组装技术,它将传统的电子元器件压缩成为体积只有几十分之一的器件。表面安装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源于较早的工艺,如平装和混合安装。;SMT发展史;SMT发展驱动力-半导体技术;SMT发展驱动力-IC封装技术;SMT发展驱动力-IC封装技术;SMT发展驱动力-IC封装技术;SMT前后端工艺-电子产品制造流程;;SMT组装流程;;双面混装工艺;第一篇:SMT简介 第二篇:SMT材料篇 第三篇:SMT印刷工艺篇 第四篇:SMT贴片及焊接工艺篇 第五篇:SMT品质控制篇;SMT材料-PCB;SMT材料-PCB;★ 最常用的印制线路板种类: —FR-4:成本低、广泛适用。 —陶瓷基板:热稳定性好、散热快。 —软线路板:柔性好。 ★ 何时不使用FR-4? —高可靠性要求或高温元器件。 —超高频电子产品。 —低介电常数要求。 —热膨胀系数匹配要求。 ★ FR-4: Flame resistance, Tg ~ 130, Epoxy based Woven glass. ;SMT材料-PCB设计;锡膏成分 ;锡膏的储存和使用: 冷藏温度4-10摄氏度,可保存6个月左右。 取出后回温4-6小时。 使用前搅拌1-3分钟,每分钟60-80转。 取出冰箱后尽量用完,未用完的锡膏不得放回冰箱。 锡膏印刷时的环境温度23-25摄氏度,湿度45%-75%。;合金系统及定义;型号; ;SMT材料-元器件;第一篇:SMT简介 第二篇:SMT材料篇 第三篇:SMT印刷工艺篇 第四篇:SMT贴片及焊接工艺篇 第五篇:SMT品质控制篇;环境;;;触变性 搅拌速度提高时,触变指数越大,锡膏的粘度下降速度越大。 触变性差的锡膏可适应的工艺窗口更窄。;聚氨脂/橡胶;化学蚀刻模板:成本低,孔壁较粗糙;电铸模板: 孔壁粗糙度一般为2.5μm左右,很高的精度 开口的周围可加工出密封圈,形成完整的焊膏形状 电镀工艺不均匀失去密封效果,密封块可能会去掉 成本高,制作周期长 ;圆形孔:;模板厚度 ; 微型元件使用越来越多,如何兼顾大小焊盘上的焊膏量: 阶梯形模板印刷法和二次印刷法,对印刷机、刮刀、模板、加工工艺提出了太高的要求,目前不适于广泛使用。 用模板开孔形状和尺寸来控制是最直接的方法,对于这些特殊的开孔方案,除了要求其有良好的释放率,更重要的是其释放率的差异要小。;平行、垂直方向上锡量差距增大; 式中: r—与刮刀模板接触点的距离,α—刮刀角度 V—刮刀速度,η—焊膏粘度, Q—焊膏量 f(α)是压力系数,主要取决于刮刀角度,在角度不变的情况 下为恒定值。;对于SMT工艺一般要求印刷刮板压力在3-5kg之间。;沾污,造成锡珠等缺陷;锡膏成型差;清洗频率增加;; ; 脱模速度0.8mm/s;阻碍焊膏脱离开孔的主要是孔壁对焊膏的摩擦力,大小跟其面积有关。;;;;原因: 模板清洗不足,焊膏留在孔内; 钢网上焊膏不足; 经过激光切割后的模板孔印板,被切割块没有完全分离; 焊膏中有较大尺寸的金属粉末颗粒,造成细间距版孔堵塞; 焊膏粘度问题,在脱模时不能完全留在焊盘上; 刮刀磨损,导致局部压力不够而产生印刷不良。 ;产生原因: 初始的模板与焊盘未对准造成,或是由于印刷电路板的变化造成的; 装置本身的位置精度不好,工作台支撑电路板的时候并不一直在同一个位置; 由刮刀及其摩擦因素对网版形成的一种不良的侧拉力,致使焊膏印刷时进入网版开口部的均匀性差; 基板各尺寸的误差或是钢网制作时的误差 防止措施: 一定注意对准网口与焊盘,并固定好; 采用高精度的印刷机。 ;原因: 钢网与PCB存在间隙,在很高的刮刀压力或速度综合作用下,焊膏渗漏下来,附着到钢网背面而产生桥连; 设计网板时,开口部与焊盘尺寸相比较大或相等,在大的焊膏压力作用下出现漫流而导致连接; 元器件贴装压力设置不当,增加焊盘之间焊膏量的扩展,产生焊膏桥连或漫流; 搅拌过度造成粘度低下或是锡膏本身粘度不够。 ;产生原因: 钢网背面污染; 钢网与PCB存在大的间隙,在高的印刷压力及速度下造成渗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