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学知识文库·史部·志存记录:
戊戊壬壬录录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
为往圣继绝学,是每 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
《戊壬录》
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
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戊戊壬壬录录
字数:37448
戊壬录 清 宋玉卿
◎改政之变
变法不自光绪帝始也。当同治初年,曾国藩曾借洋将以杀戮洪杨
军,已渐知西人之长,故创制造局以制新器,设方言馆以养译才,创招
商局以争航利,派出洋学生以游学他国。文祥亦稍知时局,用客卿美人
蒲安臣为大使,遍交泰西各国。变法之事,已滥觞于此矣。惟当时朝
士,懵于外势,赞成者少,拒绝者多,故于二三十年间,养成此不痛不
痒之中国也。迨甲午 役,以庞然自大之帝国,为日本所击败,直至割
弃台湾,赔偿巨款,痛定思痛,而举国之大梦乃醒。
顾是时首言变法者何人乎?则光绪帝二十年之老师傅翁同 也。翁
本志虑忠纯,学问渊博,以协办大学士,兼毓庆宫行走,颇为光绪帝所
信任。至甲午败后,知非讲求西法,不足以图自强,乃搜时务书而考求
之。因于光绪帝前,时为称说,于是光绪帝毅然有改革之志矣。乙未五
六月间,翁与光绪帝决议大行变法,拟下诏敕十二道,为奕 所知,阻
之。不听,奕 以告西后。西后怒,乃撤翁毓庆宫行走,自是变法之议
中止。
康有为者,广东南海人也。当光绪十四年,曾以布衣伏阙上书,请
厘革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朝贵见之,目为病狂,格
不得进,康乃归里讲学。及乙未之春,例行会试,各省举人之公车,咸
集京师,康亦与焉。闻中日议和事,以日本要索过巨,愤之,乃创议上
书拒绝。其徒梁启超,遂日夕奔走号召,连署上书论国事。广东、湖南
两省之举人,同日先上,他省从之。各自连署麇集于都察院者,几无虚
日。既而又合各省之举人,大议于松筠庵。庵故明臣杨椒山先生之旧
宅,御史有弹劾事,恒 集也。是时与议者,凡千三百人,为大连署以
上书,推康有为领袖之。其书之大意,凡三事: 曰拒和,二曰迁都,
三曰变法。而其结束则归本于变法。大臣见之,恶其激烈,不为上达。
未几,和议成,公车散,康已通籍,授工部主事职。复上书言变法,工
部堂官恶之,不为代奏。康亦知望变法于政府,其事甚难,乃退而
立“强学会”于北京,继设分会于上海。虽推两湖总督张之洞为会长,而
己实主持其事。其徒梁启超,亦于上海创 《时务报》,以鼓吹变法。
越二年,丁酉十二月,德人强占胶州湾之事起。康有为闻之,以事
变更急,渡海晋京,再上书言之。工部堂官恶其抗直,仍不为代奏。康
乃谋之给事中高燮曾,高见其书,以为忠,乃抗疏荐之,并请召见。奕
知而阻之曰:“本朝成例,非四品以上官,不召见。康之官,未至四
品,欲有问,可命大臣传语之。” 由是光绪帝于戊戌正月初三日,谕令
王大臣,传康有为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询问变法事宜。并令如有所
见,及有著述论政治者,可由总理衙门呈进。王大臣乃取其丁酉冬间呈
请工部代奏之书以上。其书略曰:
夫自东师辱后,泰西蔑视,以野蛮待我,以愚顽鄙我,昔视我为半
教之国者,今等我于非洲黑奴矣;昔憎我为倨傲自尊者,今则侮我为聋
瞽蠢冥矣。按其公法均势保护诸例,只为文明之国,不为野蛮,且谓翦
灭无政教之野蛮,为救民水火。故十年前吾幸无事者,泰西专以分非洲
为事耳。今非洲剖讫,三年来,泰西专以分中国为说,报章论议,公托
义声。其分割之图,传遍大地,擘画详明,绝无隐讳。此尚虚声,请言
实践。俄、德、法何事而订密约?英、日何事而订深交?土希之役,诸
国何以惜兵力而不用?战舰之数,诸国何以竞厚兵而相持?号于众曰,
保欧洲太平,则其移毒于亚洲可知。文其言曰,保教保商,则其垂涎于
地利可想。英国 《太晤士报》,论德国胶事,处置中国,极其得宜。譬
犹地雷四伏,药线交通, 处火燃,四面皆应,胶警乃其借端,德国固
其嚆矢耳。二万万膏腴之地,四万万秀淑之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