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装主线搬送装置 (含PBS线)技术条件和标准
一、基本条件
1.1 生产台数和节拍
20万台/年 57S/台
1.2 工件最大尺寸:L5020mm×W1840mm×H1700mm;
1.3 工件最大重量:白车身500kg,内饰线后700kg,底盘线后1450kg,终装线
后1700kg;
1.4 工件间距:2300mm;
二、总装主线搬送装置 (含PBS线)技术要求
2.1 基本工艺流程
车身在移载机位置完成从涂装到总装工程间搬送的转载。移载机由上下双
层辊床、定位器、举升机及叉式移载机组成。上层辊床设置电动定位器,空滑
橇到位后定位器夹紧,保证每个滑橇停止位置一致。滑橇到位后叉式移载机将
车身移载至举升机上方,举升机将车身举升脱离叉式移载机,叉式移载机退回,
举升机下降将车身放到滑橇上完成移载。下层辊床将空滑橇输送至空滑橇升降
机,空滑橇升降机上升与移载机上层辊床对接,空滑橇输送至移载机上层辊床。
车身在移载机位置完成转载后在双层旋转升降辊床位置旋转90°。双层旋
转升降辊床由固定辊床、升降辊床及旋转装置组成。升降辊床上升,上层升降
辊床与移载机上层辊床对接,带车身的实滑橇输送至双层旋转升降辊床,同时
升降辊床下层升降辊床与双层摩擦线的下层对接,空滑橇输送至双层旋转升降
辊床。实滑橇与空滑橇都到位后旋转装置逆时针旋转90°,旋转到位后升降辊
床下降,实滑橇及空滑橇都落到固定辊床上,上层固定辊床与双层摩擦线的上
层对接,实滑橇输送至双层摩擦线,下层固定辊床与移载机下层辊床对接,空
滑橇输送至移载机下层辊床。
车身在双层旋转升降辊床位置转向后进入有储存功能的双层摩擦线。双层
摩擦线使用摩擦轮驱动滑橇运行,上层输送带车身的实滑橇,工件间距2300mm,
为避免车身之间发生碰撞每个实滑橇后设置一个防撞橇。实滑橇与防撞橇在双
层摩擦线出入口处自动完成编组拆组,下层输送空滑橇及防撞橇,防撞橇借助
两端的升降机完成在双层摩擦线上下层的循环运行。
车身从双层摩擦线经直行装置转到高位辊床。高位辊床位置工位间距
5520mm。车身经过直行装置及旋转辊床转到CPC线,CPC线工位间距2300mm,
CPC线由中间的链条牵引滑橇运行,由链条上的推头控制滑橇间距。
车身从CPC线经直行装置调整输送方向,通过剪式升降机下降到要求高度
后进入内饰线上线辊床,内饰线上线辊床设置电动定位器,滑橇到位后定位器
夹紧,保证每个滑橇停止位置一致。滑橇到位后机器人将车身带滑橇同时转载
到内饰线上,车身完成内饰线的装配后再由机器人转载到内饰线下线辊床。
车身从内饰线下线辊床经直行装置转到输送辊床,工位间距为2300mm,车
身输送至底盘线上线辊床,底盘线上线辊床设置电动定位器,滑橇到位后定位
器夹紧,保证每个滑橇停止位置一致。滑橇到位后机器人将车身转载到底盘线
上,空滑橇经旋转辊床调整方向后输送至底盘线下线辊床,空滑橇到位后定位
器夹紧,车身完成底盘线的装配后再由机器人转载到底盘线下线辊床。
车身从底盘线下线辊床经直行装置转到输送辊床,为避让下方的装配线,
通过带直行装置的剪式升降辊床将滑橇输送至架高的钢平台上,越过装配线后
再下降至要求高度进入终装线上线辊床,终装线上线辊床设置电动定位器,滑
橇到位后定位器夹紧,保证每个滑橇停止位置一致。滑橇到位后机器人将车身
带滑橇同时转载到终装线上,车身完成终装线的装配后再由机器人转载到终装
线下线辊床。
车身从终装线下线辊床经直行装置转到输送辊床,此时车身已完成车轮装
配,直行装置升降高度提升,避免车轮与输送设备干涉。车身输送至检查线上
线辊床,检查线上线辊床设置电动定位器,滑橇到位后定位器夹紧,保证每个
滑橇停止位置一致。滑橇到位后转载升降机将车身转载到检查线上,车身转载
完成后空滑橇离开检查线上线辊床。
空滑橇经直行装置进入空滑橇双层摩擦线的下层,空滑橇进入空橇储存区
缓存。储存区的空橇经升降机与空滑橇双层摩擦线的上层对接,空滑橇从双层
摩擦线经直行装置调整输送方向后进入输送辊道。空滑橇输送至车身双层摩擦
线,经直行装置进入车身双层摩擦线的下层,与防撞橇编组后输送至车身双层
摩擦线的出口,在出口与防撞橇拆组后继续向前输送。经过双层旋转升降辊床
调整输送方向后,空滑橇经升降机与移载机上层辊床对接,空滑橇输送至移载
机上层辊床。
2.2总装主线搬送装置 (含PBS线)组成
2.2.1 移载机
移载机由上下双层辊床、定位器、举升机及叉式移载机组成。车身在移载
机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Q_0600 YPU 118-2020薄荷脑(薄荷醇).pdf
- Q_0600 YPU 108-2020副产叔丁醇企业标准.pdf
- Q_0600 YPU 107-2020HA重质物企业标准.pdf
- Q_0600 YPU 096-2020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df
- Q_0600 YPU 079-2020聚氨酯扩链剂.pdf
- Q_0600 YPU 073-2020二异丁基酮企业标准.pdf
- Q_0600 YPU 023-2020MA重质物企业标准.pdf
- Q_0600 YPU 017-2019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pdf
- Q_0600 YPU 013-2020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pdf
- Q_0600 YPU 013-2019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pdf
- Q_251400SDAD004-2020导轨式升降工作平台.pdf
- Q_251400SDAD003-2020臂架式升降工作平台.pdf
- Q_247000AHJW003-2020菌微牌84消毒液.pdf
- Q_246500JK01-2020一次性口罩企业标准.pdf
- Q_245400 KS 01-2020石英砂企业标准.pdf
- Q_241200XGDQ013-2018JXF综合配电箱企业标准.pdf
- Q_241200XGDQ013-2018JXF配电箱企业标准.pdf
- Q_236400 WHDQ 001-2020油浸式电力变压器.pdf
- Q_233400AHBJ003-2020油烟净企业标准.pdf
- Q_232200PRK001-2019聚氯乙烯固体药用硬片质量标准.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