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树病虫害 Diseases and Pests of Tea Plant洪永聪 茶与食品学院QQ论学时分配计划(24学时)绪论2学时第一章 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6学时第二章 茶树害虫6学时第三章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4学时第四章 茶树病害4学时第五章 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与茶叶安全生产2学时第六章 茶树病虫研究的基本方法自学第四章 茶树病害第四章 茶树病害(4学时) 第一节 叶部病害(2学时)第二节 枝干部病害与根部病害(2学时)茶树病害的种类:已发现的茶树病害100多种,其中常见的30余种;有些病害是普遍发生的,如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等;也有些病害的发生表现一定的区域特点,流行模式也不一致,如华南茶区根腐病发生相对较重,皖南、湖南、苏南、浙江、云南和贵州等省的山区茶园,茶白星病的发生频率较高。茶树病害的类型:有些是叶部病害,有些是枝干部病害,还有一些是根部病害,其中以叶部病害对生产具有直接的影响。第四章 茶树病害第一节 叶部病害(2学时)一、茶饼病二、茶芽枯病三、茶白星病四、茶圆赤星病五、茶云纹叶枯病六、茶轮斑病七、茶炭疽病八、茶赤叶斑病九、茶褐色叶斑病十、茶煤病十一、茶藻斑病第四章 茶树病害茶树叶部病害的特点:(1)种类多,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2)从发病部位看,可分为嫩芽嫩叶病害和成叶老叶病害,发生在茶树生长季节的不同时期;(3)高湿度往往是叶部病害流行的重要条件。茶树叶部病害的防治策略: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策略。第四章 茶树病害一、茶饼病茶饼病(Tea Blister Blight):又名“叶肿病”,是茶园危害最严重的叶部病害之一;国外以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高山茶园发病严重,全国各产茶省(区)的局部茶区(一般局限于高山茶区)有发生,以西南云、贵、川三省茶区发病最重;主要危害嫩叶和新梢,一般茶园发病率达20-30%,病部布满白色疱状病斑,严重影响产量,若用病叶制茶,则成茶味苦、碎片多,严重影响品质。第四章 茶树病害茶饼病茶网饼病1、症状茶饼病症状:危害嫩叶和新梢;发病初期,病部呈淡黄色半透明小点,后逐渐扩大成2-10mm的疱斑,其叶片正面向下凹陷,叶背凸起呈饼状,其上生灰白色粉状物,病斑边缘黑褐色,病健交界明显;发病严重时,病部肿胀,卷曲畸形,新梢枯死。第四章 茶树病害2、病原茶饼病菌(Exobasidium vexams):属担子菌亚门外担菌属真菌;病部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担子层;担子圆筒形或棍棒形,顶端膨大,顶生2-4个小梗,小梗上着生1个担孢子;担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易从担子梗上脱落;未发现无性世代。 第四章 茶树病害3、病害循环越冬或越夏:病原菌以菌丝体潜伏于活的病叶组织中越冬,病残体不带菌。初侵染与再侵染:次年春秋季,气温15℃、相对湿度85%时,产生担孢子;随风雨传播到幼嫩叶片上,水膜中孢子萌发形成芽管,侵入组织;菌丝体在寄主细胞间不断扩展,同时刺激其膨大,形成馒头状突起病斑,在叶背产生白粉状子实层;成熟的担孢子继续飞散随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病害不断扩大蔓延。发病高峰:其循环周期各地长短不一,据贵州观察,春茶期为15d左右,夏茶期为12d,秋茶期13-14d,全年侵染次数可达15次;一般2-4月开始发病,7-11月为发病高峰。第四章 茶树病害4、发病条件气候条件:属低温高湿型病害,对高温、干燥和强光敏感;高山茶园雾多露重、日照少、湿度大,尤其气温在16-20℃,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最利于病害发生。茶园管理:一般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施肥不当,采摘、修剪及遮荫等栽培措施不合理的茶园,则易发生病害。品种抗性:茶树品种间的抗病性有显著差异,一般小叶种比大叶种较抗病。第四章 茶树病害5、防治措施农业防治:要严格执行检疫制度,禁止从病区调运带病苗木;勤除茶园杂草,以利通风透光,减少荫蔽程度,以降低湿度;适当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树势,提高茶树抗病力;分批多次采摘,尽量少留嫩梢、嫩叶,以减少侵染机会;彻底摘除病叶和病梢,以减少再次侵染菌源。药剂防治:在病害流行期间,如果连续5天平均日照数少于3小时,或日降雨量在5mm以上,应发出预报,进行喷药防治,以喷施铜素、汞素和有机硫杀菌剂为主;对历年发病较重的茶园,秋季采茶结束或早春开采前喷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第四章 茶树病害 二、茶芽枯病茶芽枯病(Tea Bud Blight):是近年来茶园发生较为严重的叶部病害之一;目前仅知分布在中国,最早的报道是1976年,其它各产茶国未见记载,各茶区中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湖南等省;主要为害春芽幼嫩芽叶,发生严重的茶园,梢发病率达70%,罹病芽梢生长明显受阻,直接影响产量,可使春茶减产约30%,而且品质下降。 第四章 茶树病害1、症状茶芽枯病症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