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修辞手法练习-附答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修辞手法练习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问:本词运用了对偶、设问、 、 的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后两种修 辞方法的运用之妙 答:首句运用比喻方法, 把水比作是眼波横流、把山比作眉峰攒聚,化无情为 有情,原本无情的山水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既写出了山水相连之处的美丽, 又 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尾句拟人,表现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也表 现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柳梢青 ·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 :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 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2006 安徽卷)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 “荷”的形象?并作简要分析。 答:比喻、拟人。 天已入暮,但暑气未减, 连池塘里的荷花也为酷热犯愁, 她把脸庞深藏在圆如伞 盖的荷叶下面,深怕烈日的余威毁坏了她娇美的面容。似是 “愁热 ”,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问:该诗后两句在形容洞庭湖景色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加以具体分析。 答:比喻 “白银盘 ”比喻皎皎月辉下的洞庭湖水,突出其澄澈空明; “青螺 ”比喻皓月银 辉之下愈显清翠的洞庭山。这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 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光华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妙绝 伦的工艺美术珍品, 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表现出诗人高超的审美情调, 体现 了清静闲适的情怀。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问:此诗颇富奇趣,寥寥数笔,便更人以满目春光的印象。其生动的效果与这首诗的艺术手法大有关系。请从这一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诗人将草树拟人化。草树竟能“知”能“解”还能“斗” ,甚至有“才思” 高下之分。春将归去,似乎所有的草树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要留住她, 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一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连缺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 不甘寂寞,因风起舞,化作雪飞。真是满目春光。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别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①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搬家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时, 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 舍的深厚感情。 ②作者是使用何种手法来表现这种感情的,请结合原诗作具体分析。 诗人主要是使用拟人手法, 把柳条、藤蔓和黄莺拟人化来表达这种依依难舍之情的。在诗人眼中,柳条、藤蔓和黄莺都具有人的情感, 对他的离去也是依依不舍。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问: “两山排闼送青来 ”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 (1 分) 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 (点明拟人具体内容, 1 分);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2 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 分)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问:词中下片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甚是为人称道,试简要分析词人在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 答:下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来比喻作者的愁思。 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 这样写,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新颖别致,富有意境,有力地抒发了词人的无限愁思。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问: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答案:用对比的手法。(2 分)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不管是“冷落竹篱茅舍” ,还是“富贵正堂琼榭”都“一般开” ,(2 分)暗赞贫贱不移、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