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1、梨园 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
“梨园 ”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 “梨园弟子 ”。
2、抱柱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
以喻坚守信约
。 李 白 《 长 干 行 》 : “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
3、斑马 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
叫,推测道:
“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
”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
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
“挥的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4、问鼎 春秋时,楚望而却步王北伐,陈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孙满慰
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以
“问鼎
”喻篡夺政权。《晋书
?王敦传》: “有问鼎之心,
帝畏而恶
之。 ”今常以喻谋求夺得。
例:这次比赛,主队连输几场,失去问鼎冠军的机会。
5、辞第 汉 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
去病 辞 谢 道 :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后 以 喻 为 国 忘 家 。 杜甫《奉和严中臣西
城晚眺十韵》:
“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6、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
终军说: “请给一根长缨,
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
”后以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
7、钓鳌 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
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
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
钓去只六只鳌,因此,有
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
抱 负 。 李白 《 赠 薛 校书 》 :“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
”
8、三尺 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汉书 ?高帝纪下》: “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 ”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 尺法 ”。《汉书 ?杜周传》: “三尺安出哉?”
9、还珠 古时合浦地主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
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
“还珠 ”喻 官 吏 为 政 清廉。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 “今日还珠守,何年执
戟郎? ”
10、金鸡 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
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后 便以“多 鸡 ”借指
大 赦 令 。 李 白 《 流 夜 郎 赠辛判官》: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
11、烂柯 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
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
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 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 一个 都不在世 了。后便以 “烂柯 ”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 乡 翻 似 烂 柯 人 。 ”
12、青眼 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
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
以 “青眼 ”指对人喜爱或器重。 杜甫《短歌行》 :“仲宣楼头春色深, 青眼高歌望吾子。 ”
13、高山流水也作 “流水高山 ”。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
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录。明唐
寅《世情歌》: “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辛弃疾《 谒金门》:
“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
14、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廓失所的人。考其源流,
“哀鸿 ”一语出自 “鸿雁 ”。《诗
?小雅 ?鸿雁》曰: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
q,劳苦)劳。 ”诗歌写使臣行
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
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龚自珍《己亥杂诗》:
“三更忽轸(
zh n ,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
15、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唐人李群玉《自
沣浦东游江表途出巴秋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