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描写手法——烘托 /渲染、衬托 /对比/烘托、白描 / 工笔、虚实 / 动静
诗人抒情言志离不开景物描写,而景物描写方法又是复杂多样
的。从景物描写手法上来鉴赏, 一般要注意作者观察和描写的角度 (正
面和侧面、实写和虚写、动景与静景、远景与近景、形色声味等) ,
要把握和分析景物描写的表现手法(烘托和渲染、白描和工笔、对比
和衬托、比兴手法、象征手法等) ,要理解和辨析描写景物的修辞手
法(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用典、对偶等) 。在以上所举
术语中,下面几组是考生在鉴赏中经常混淆的,现具体辨析如下:
1、烘托 /渲染
烘托和渲染原都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 前者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
的轮廓外面烘托, 使物象的特征更加突出; 后者一般在需要强调突出
的地方浓墨重彩, 使画面中的形象更鲜明突出。 现广泛运用于文学艺
术创作,也是两种为突出事物特征的迥然不同的描写手法。
烘托主要指用乙物来托甲物,使甲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是
侧面描写的一种方式。 根据甲物和乙物的关系, 烘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两种形式; 根据甲、乙物的对象特征,烘托又可具体分为以下几类:
(1)以人烘托人。 如乐府诗 《陌上桑》中诗人分别借 “行者”“少年”
“锄者”等人的反应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2)以物托物。如韦应
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
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
全诗除了首句点明描写对象“微雨”外,其余都是通过描写其它景物
来写“雨”的,诗人成功运用以物托物的艺术手法,仿佛使人感觉到
船帆上、鸟羽上、天际上、大树上全都笼罩着蒙蒙细雨。又如白居易
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诗中描写的对象是夜雪, 但诗人却从触觉 (衾枕冷)、视觉 (窗户明)、
听觉 (折竹声)烘托出雪之大、 之猛。(3 )以物托人。如柳宗元的 《江
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的
前两句通过对冬天恶劣环境的烘托, 刻画了钓叟的独特个性及其乐观
豁达的情怀。又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三次描写月光,分别烘托出了
琴声的美妙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渲染在文学创作中主要是指通过对环境、 场景或人物的行为、 心理等
细节描写以突出形象, 加强艺术表达效果, 它主要是从正面来描写对
象的 。如乐府诗《江南可采莲》 :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
这首诗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图。 后四句以东西南北方
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活动为中心,显得活泼、自然、有趣。采用复沓句
式而略有变化, 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 歌声相和相应
的情景。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渲染,如闻
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使有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联想到采莲
人内心的欢乐。
又如杜甫《兵车行》中的第一段,作者着意描绘了送别的场面,从而
表达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2、衬托 /对比/ 烘托
诗词中描写的景物往往不止一个,其地位也不是并列的。 “衬托”“对
比”“烘托”这组术语就反映了景物描写的角度和主次关系。高考中
经常考查考生对景物描写的分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