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分子材料与配方 轻化工程系 石文鹏 工训楼411 E- mail: shwps111@163.com Tele 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 的能交联的一类树脂(环氧化天然油不是环氧树脂) Epoxy Resin EP Epoxide 环氧树脂的分类 缩水甘油醚类 缩水甘油脂类 缩水甘油胺类 脂肪族环氧化合物 脂环族环氧化合物 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 多元醇、多元酚、多元酸及多元胺等与环氧氯丙烷等缩聚 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 链状或环状双烯类化合物与过氧酸环氧化 环氧树脂的化学反应 EP热塑性低聚物(PVC的稳定剂) 环氧树脂的化学反应 环氧值 环氧值就是指每100克树脂中所含环氧基的摩尔数 双酚A型EP树脂 低相对分子质量双酚A型EP树脂合成 边搅拌边依次加入环氧氯丙烷和双酚A,形成悬浮液, 加入NaOH溶液 55~65℃ 2h 静置分层,除去底层盐溶液 树脂层溶液减压蒸馏(环氧氯丙烷) 甲苯萃取 洗涤 双酚A型EP树脂合成 双酚A型EP树脂合成 n=0-1液态如:EP01441-310n=1-1.8半固体 软化点<55℃ 如:E-31n=1.8-5软化点55-95℃如:EP01661-310n=5-19软化点>100℃ EP01681-410n >100 苯氧基树脂 热塑性高聚物 3-4万 液态双酚A型EP树脂合成方法 一步法:环氧氯丙烷、 双酚A和NaOH在统一条件下开环闭环(一步加碱法)E-44 两步法:环氧氯丙烷、 双酚A先加季铵盐然后加NaOH 优点:反应时间短、 温度波动小、加碱时间短,避免水解、产率高E-51、E-54 固态双酚A型EP树脂合成方法 一步法(Taffy法) 水洗法:双酚A和10%NaOH溶解后 加入环氧氯丙烷 水洗 萃取法:萃取、水洗 溶剂法:环氧氯丙烷、 双酚A溶入有机溶剂后加入 NaOH 两步法:液态双酚A型EP树脂与双酚A150-170℃ 或200℃ 双酚A型EP树脂制品结构性能 环氧树脂制品性能决定于固化物的分子结构: 环氧树脂的结构性能 固化剂的结构性能 添加剂的结构性能 固化历程 双酚A型EP树脂结构 环氧基、羟基:反应性 内聚力、粘结力 醚键、羟基:极性基团 浸润性、黏附力 醚键、碳碳键 柔顺性 苯环 刚性、耐热性 异丙基: 一定 刚性 双酚A型EP树脂性能特点 热塑性树脂,与固化剂、催化剂、添加剂形成多种性能优异固化物 工艺性好:基本无小分子挥发物、低压成型、可溶 高强度、高粘结强度 较高耐腐蚀、电性能 有一定韧性和耐热性 缺点:韧性、耐热性不高、耐湿热性、耐候性差 双酚A型EP树脂性能参数 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 环氧值、环氧当量 羟值 100gEP中羟基的物质的量 羟基当量:1mol羟基EP的质量 黏度(温度影响大)和软化点 氯含量(活性氯、非活性氯、无机氯) 杂质含量(水、酚、环氧氯丙烷、NaCl) 环氧树脂的固化 固化剂 低温固化剂:室温以下聚硫醇型、多异氰酸酯型、T-31改性胺 室温固化剂:脂肪族多胺、脂环族多胺、低分子聚酰胺、改性芳胺 中温固化剂:脂环族多胺、叔胺、咪唑类、三氟化硼络合物 高温固化剂:芳香族多胺、酸酐、甲阶酚醛树脂、氨基树脂、双氰胺、酰肼(预固化、后固化) 固化温度越高、固化物耐热性越好 固化剂 固化剂 固化剂 多胺固化剂 固化剂 固化剂 固化剂 固化剂 固化过程 环氧胶液对固体材料的润湿、浸渍 物料充填模腔或流平,形成致密物体 固化反应 基体结构形成 界面结构形成 温度与固化时间 压力与固化时间 加压太早:黏度小、流失多、空隙率大、分层 太迟:黏度大、交联网络已形成、孔隙率大,短梁剪切强度低 固化剂与交联结构 * * X亲电试剂 Y亲核试剂 多元胺71% 酸酐23%
文档评论(0)